行為引導重於語言命令-談小年紀孩童的音樂教學
在教育小年紀孩童的過程中,語言和文字往往被視為主要的溝通工具。然而,對於這年齡的孩子來說,語言和行為、後果之間的關聯,難以理解。
在音樂教育中,這種語言文字功能的弱化更加明顯。
孩子的行為模式更多依賴於感官體驗、模仿和即時的反饋,單純的語言指令不是好用的溝通工具。
因此,音樂教育者應更注重以行為、環境和音樂本身來引導孩子,讓他們透過具體的感受與經驗,自然地內化學習目標。
語言文字有其侷限
語言本質上是抽象的,特別是對小年紀的孩童而言。單靠語言去描述音樂概念,或要求孩子立即改變行為或認知,往往會面臨執行上的障礙。
例如,在音樂課中告訴孩子規則並建立規矩,這樣的語言文字對孩子來說太過抽象,以至於大人們常覺得孩子容易犯規,其實教育的本質不在導正,而在提供適當環境並發揮正面影響,「容許錯誤」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時間」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改變不一定會立刻發生,改變需要時間,
透過指導者持續地以身作則,並且保持平靜理性的教學態度,若展現出洩氣壓抑或憤怒的情緒,反而增加了學生的壓力,對課程來說不是件正面的事。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語言的影響力遠不如具體的行動或直接的感官刺激。單純的命令或解釋,不僅可能造成溝通上的困難,也會減少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與參與感。音樂教育特別強調感性與體驗,因此,更需要透過非語言的方式去啟發孩子。
因材施教:在音樂中觀察與引導
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每個孩子的特性、感知能力和表現方式都不同。有些孩子對旋律更敏感,有些孩子則對節奏更有興趣,甚至有些孩子在群體中會顯得害羞,有些需要表現自己。
因此,音樂教育者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了解每個孩子的需求,並選擇適合的方式引導,而不是採取一成不變的語言教學模式。
例如,對於害羞的孩子,可以先讓他觀察環境,對環境感到放鬆之後,再將重心轉向課程內容。
適應環境之前,教育者仍保持適量的教學,但不積極要求反饋;在適當的時機鼓勵孩子以自己的節奏參與,而非急於要求立即跟隨指令。
相反,對於活潑且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可以設計更有挑戰性的互動環節,並切換不同的上課步調,讓他在探索中發現音樂的樂趣。
行為引導與音樂教育的結合
在音樂教育中,行為引導可以與以下幾個實踐策略結合,提升教學效果:
1. 以身作則
孩子會模仿周圍人的行為,特別是教育者的動作和情緒。例如,在教孩子學習音樂時,教育者可以親自示範如何以專注的態度演奏樂器,或者如何在合奏中耐心傾聽他人的聲音。這種行為比語言命令「專心一點」更具影響力,因為孩子能透過直接觀察,感受到行為本身的意義。
2. 創造真實的音樂體驗
與其用言語描述音樂,不如讓孩子直接參與音樂活動。例如,透過敲擊樂器、拍手或唱簡單的旋律,讓孩子在互動中感受音樂的節奏與和諧。這樣的體驗不僅幫助孩子理解抽象的音樂概念,也能激發他們的興趣,讓學習變得更加自然。
3. 結合遊戲與故事
小年紀孩童特別喜歡遊戲和故事,因此音樂教育者可以將音樂融入這些活動中。例如,設計一個以音樂為主題的故事,讓孩子用樂器表現不同角色的情緒或動作。這種方式不僅有助於孩子理解音樂表達,也能讓他們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習,避免對語言命令產生抗拒。
4. 即時回饋,強化正向行為
孩子需要即時的回饋來確認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例如,當孩子成功跟隨節奏演奏時,教育者可以給予熱烈的掌聲或讚美,強化這種行為。這種正向回饋的力量,遠比單純的「做得好」更具說服力,因為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具體的認可。
孩童的音樂教育中,語言命令不最佳方式。
相反的,行為引導、環境設計與實際體驗的結合,能更有效引發學習興趣,並透過實際的參與開啟音樂感受力。作為音樂教育者,我們的角色不僅是傳授技巧,更有啟發的責任,讓孩子透過音樂,感受樂趣,並自然地產生改變與進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