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鼓學多久可以打出一首歌?(學到現在能打幾首歌?)



問對方向才能找到答案

常有家長或準備要上課的學生想知道:
「學多久可以打出一首歌?」或是
「怎樣知道我(的小孩)有沒有進步?」
或常有學生被問到:
「學到現在會打幾首歌?」

換個方式問問看

這樣的問題少有人能回答清楚,並非老師們的專業程度不足,而是這問題問錯方向所以很難回答,我在此整理一下問題,然後換個方式來問:
「學習多久可以具備基本的程度?」或是:
「學到現在,演奏的程度如何?」
這樣的問法反而明確一點,因為

爵士鼓的演奏程度不是以演奏的歌曲數量來衡量

簡單說明爵士鼓的學習


演奏的歌曲數量與演奏能力無關

鼓手多數時間在演奏「節奏」

爵士鼓在歌曲中扮演節奏樂器的角色,一首歌的大部分的時間裡,鼓手要重複演奏同樣的節奏達一百次以上,或維持3~5分鐘的時間,這是通常一首歌的長度,鼓手要負責把節奏的速度控制好,讓其他演奏者能夠有個速度上的依據,好的鼓手甚至能把節奏打得靈活有韻味,使音樂因此更好聽。

而歌曲中少量的時間鼓手要演奏一點「過門」,過門在歌曲中的功能像是一種提示,告訴其他樂手下一個樂句或段落即將來臨;過門在聽覺上的感受比較精彩刺激,也因此許多鼓手喜歡在過門上多花些心思,但也可能因為過門太難而使演奏不順暢;大部分情況下,簡單的過門與複雜的過門對歌曲的作用是差不多的,也就是簡單地過門也非常好用。

許多歌曲使用同樣節奏

但人們所習慣的節奏相當有限,特別在主流音樂裡,大多數的歌曲所使用的節奏就那麼幾種,有許多太複雜、太奇怪的節奏對一般人(不玩音樂、興趣不在音樂領域的人)來說是不好聽、甚至有些奇怪的。

以初學者在第一個月課程中所學到的節奏中,就有些節奏廣泛被使用在上萬首歌當中,但技術上來說,不表示每個初學一個月的人都能演奏上萬首歌,因為在上課時能演奏,不表示能應用在歌曲當中;要應用在歌曲裡還需要:
  1. 控制節奏速度的能力
  2. 一邊演奏一邊聆聽的能力
  3. 透過聆聽就能辨別節奏的能力

會的節奏多不等於程度好

也因此有些學生在學鼓之前就是音樂愛好者,即使沒有學過任何樂器,但在聽覺上對音樂的掌握度就蠻好,因此初學階段上手很快、短時間就能掌握節奏,只需要簡單幾個節奏就能用來對應大多數歌曲,有種「一招打遍天下」的感覺。

而有的人聽覺尚未啟蒙(老師也不重視這一點),只靠肢體動作來硬記節奏的打法;即使已經學了很久,也練過許多節奏,但聽到音樂的時候,還是無法將音樂與所學過的節奏聯想在一起,若沒有老師的指示就不知道要怎麼打鼓,這樣也不能算是程度好。

也因此「聽覺與實際演奏」能否整合在一起,把聽到的(或想到的)演奏出來,這才是評斷能力的有效指標(之一)

演奏特定歌曲則是另一回事

有時會有學生來找我上課,目的是為了練會特定一首歌,或是為了在尾牙、求婚這類場合的需求,想要從無到有地學會一首歌;這樣的要求本身沒什麼問題,但若加上時間的限制、或不想接觸該歌曲以外的必要練習,想要直接從這首歌的第一個動作應練到最後一個動作,這樣的學習反而問題很大。

最直接的不一定最快

當學生想要跳開基礎直接朝向目標的歌曲做學習,會被我拒絕,原因有二:
第一、這等於要我直接放棄一套完整的教學系統,以不合理且無效的方式做指導。
第二、任何基礎課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或許可更動各種基礎課程的順序,卻難以省略。
基礎課程都是累積了數代指導者的心思、不斷優化的結果,這優化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快」或「學得更好」,忽視這個本質而想得到速成的結果,是不可能的。


關於多久能學會一首歌,或者能打多少歌這類問題就簡單回覆到這裡,
以下是更進一步說明爵士鼓的學習。

「作得出來」與「會作」是不一樣的事

找來實驗室助理,讓他照著食譜,精準地控制材料的重量、含水量、烹調的步驟、加熱功率、紅外線、遠紅外線的比例...
執行後,的確會出現可接受的食物,甚至不需實驗室精神,也不需太精準的食譜,自家廚房就能複製一道道不錯的料理;

我們可以說這實驗室助理作出了料裡,但不能說「他懂得烹飪」更別說「創造料理、設計菜單」了。

學樂器是一樣的道理。

聽力是音樂的學習基礎

在所有音樂能力之上,最大的前提是「聽力」,聽力之於演奏樂器的人,像是品酒師與廚師的味蕾;聽力的重點不在「聽不聽得見?」,而在「聽不聽得懂?」

音樂是語言的一種,就像聽到沒學過的異國語言
,生理上「聽得見」聽到的只是聲音,不一定能理解含義;「聽得懂」才能進一步將聲音轉化為內在感受與思想;而這聽懂的能力需經過適當訓練,才能充分啟蒙。

荒島的爵士鼓課裡,除了聽力啟蒙之外,有幾項能力指標,作為教學的大方向:

Time Feel時間感(或說時間感知能力)

節奏感只是time Feel能力的一部分,節奏感沒有天生,是從胎教開始到成長環境裡,各種節奏元素薰陶出來的。

成長在不重視節奏感的環境裡(如台灣),沒有耳濡目染的機會;若成長在愛好音樂、充滿音樂的環境(家庭)裡則不需特別訓練,較容易培養蠻好的節奏感。

鼓棒控制能力(包含所謂打點)

透過鼓棒以不同力量與速度、演奏不同手法;打鼓不只有輕重音,有十種力度的鼓手,
層次感會比只有兩種力度的鼓手來得多。

舉例:10種力量的層次搭配10種速度,就有100種表現方式,再乘以豐富的運棒手法...變化更是無窮無盡,只硬練鼓譜無法達成。

四肢獨立

爵士鼓組在一百多年前由鼓號樂隊演化而來,基本的演奏邏輯,是以一人發揮整個打擊樂隊的功能,因此四肢互不牽制,互不干擾地演奏非常重要。

我稱此為「多聲部演奏」的概念。
爵士鼓文化發源及風行的國家裡,這概念是理所當然,但台灣音樂文化裡沒有類似事物,所以爵士鼓教育系統裡對「多聲部演奏」概念的著墨較少。

但本土爵士鼓教學裡,仍有以「拆解」、「拆神經」為名的訓練項目,目的就是為了訓練四肢獨立;四肢獨立是相當被看輕的能力,以至於一般「拆解」、「拆神經」的課程中,較少循序漸進且系統化的安排,爵士鼓課程裡應將「四肢獨立」設為重要項目,與節奏訓練揉和在一起,並針對關鍵能力設計獨特的訓練。

認識並演奏各種節奏

這部分是所有爵士鼓課程都會教到的,而歸納方法有所不同,我的作法是將節奏做結構分析,並與樂風脫鉤;更能理解並解釋當代音樂裡的節奏處理方式,並避免傳統教法中,將節奏型態與樂風綁在一起 所造成的矛盾。

回到烹飪的譬喻

多久能打出一首歌?就像是「學多久可以做出一道菜?」 

要看你做的是什麼菜、用什麼作法。
簡單於番茄炒蛋都有各種滋味了,或許很快就可以學會基本的番茄炒蛋,但並非所有番茄炒蛋的滋味都一樣,大師的番茄炒蛋可能風味正統,天才的番茄炒蛋可能出奇不意充滿驚喜,而自家的炒蛋可能平凡卻親切、獨一無二;

這與學習音樂或爵士鼓的道理一模一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