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適合的電子鼓

為何需要電子鼓?

由於電子鼓也算是爵士鼓的一種,在此把一般(不需插電的)爵士鼓稱為傳統鼓;一般而言,電子鼓的消費動機有兩種:
  1. 考慮到隔音問題而無法使用傳統鼓
  2. 電子鼓在演出或錄音有較大的便利性


本文以兩大品牌Yamaha 與 Roland 作為解說的範例,而電子鼓品牌眾多,台灣也有自己的品牌電子鼓,消費者購買時可多方參考。

請參考:電子鼓推薦-入門到中間價位的C/P值首選「ATV EXS2-MKII」

電子鼓基本構造:

一套完整的電子鼓可分為幾部分:
  1. 主機、訊號線、電源線
  2. 打擊板、架子
  3. 大鼓踏板
  4. 音箱或耳機
  5. 配件如:鼓棒、鼓毯(防滑)、鼓椅
當購買一套電子鼓時,需要上述五個部分都買齊,才能完整運作,收到樂器行報價時,需注意配件、音箱、耳機、大鼓踏板...等級不同而有價差。

電子鼓特色(相較於傳統鼓)

電子鼓需要電源才能運作,沒電的形況下,其功能無異於打擊練習板(甚至不如打擊練習板)。

空間彈性較大,有些入門款的電子鼓所需空間極小,用的空間寬度可小於100公分,但隨著規格上的擴張,所需使用空間也可能大過傳統鼓。
ATV的入門款電子鼓 EXS-2 MKII



Yamaha 入門等級電子鼓(圖片來自Yamaha官網)

Roland入門等級電子鼓(圖片來自Roland官網)

ATV 的旗艦級產品






Yamaha 旗艦等級電子鼓(圖片來自Yamaha官網)



Roland旗艦等級電子鼓(圖片來自Roland官網)


音量

演奏電子鼓產生的聲音分成
  1. 「透過音箱或耳機聽到的音量」,與
  2. 「鼓棒、大鼓踏板敲擊打擊板的音量」
音箱與耳機的音量可以透過主機上的操作介面來調整,也可以直接調整音箱上面的音量旋鈕,很多買家選擇電子鼓(而不選傳統鼓)的原因就是音量非常好控制,少了傳統鼓隔音工程昂貴(且難度高)的缺點。


至於鼓棒敲打擊板產生的聲音不大,音量跟「鼓棒敲藍白拖」的聲音差不多;但需注意,打鼓時產生的振動可能透過地板影響到樓下鄰居,深夜裡,這樣的聲音還是蠻擾人的,解決方法是在鼓下方鋪一層巧拼,或其他更厚且具減震功能的材質。

音色

一般來說,電子鼓的音色會較傳統鼓的聲音來得穩定,因為傳統鼓需要更多變因控制得好,才能發揮好聲音,(變因如:鼓的材質、做工、鼓皮、空間、麥克風收音、打擊的方式...)

而電子鼓,即使是最入門的款式,其音色常以傳統鼓在絕佳條件下的聲音為範本,進行數位模擬、合成或採樣,所以音色相對穩定好聽,錄音或演出時,電子鼓相對友善、輕鬆。

傳統鼓在演出場合要能發出超越電子鼓的聲音相當困難,但其聲音層次感與細節較多,目前電子鼓產品只能愈來愈接近,但尚未超越。


你可以把電子鼓想像成非常漂亮的機器人,是以最好看的人類為範本打造的,而傳統鼓就像是活生生的真人,雖然在好看程度(音色)上很難超越電子鼓,但表現的可能性卻大上許多,它可以清楚地表現出鼓手的能力有多好(或多糟)。

耗材與保養

電子鼓

幾乎沒有耗材可言,以使用量最大的打擊板而言,可能用個幾年都不見得要更換,(鼓棒的消耗也非常小)而一旦要更換,零件價格比傳統鼓高;因此,保固與售後服務方面需特別注意,保養方面,注意避免長期處於太過潮濕的環境之外,幾乎沒有需要保養的事項。

傳統鼓

耗材以鼓皮、鼓棒為主,價錢不高(單價幾百塊),但需維持更換頻率以保持聲音品質,需具備基本的保養常識。

電子鼓的等級差異

音色

以同廠牌的電子鼓而言,售價的高低與音色好壞不一定相關,差別在於更多內建音色的選擇(基本上都相當夠用),或是更多音色微調的選項,例如各器材間音量的比例、音頻微調(EQ)等。

鼓架的耐用與穩定程度

Roland的TD4KP(圖片來自Roland官網)

激烈的操作下,鼓架的關節容易鬆動、磨損;耐用度取決於材質、製造技術與設計,
以材質跟製造技術來說,Yamaha的硬件是世界第一,其耐用程度無庸置疑;

從設計角度來看:
平價的電子鼓中,我相當喜歡Roland的TD4KP,它的設計相當聰明,小鼓的支架垂直支撐於地板,可承受大力度打擊而保持穩定,大鼓的打擊板作在右側鼓架上,踏板直接咬合在同一支架子上,也能承受大力度打擊而不至於過度晃動。

而近期我對ATV這個品牌的電子鼓品質也覺得經驗,鼓架的穩定與耐用度也頗具水準。

打擊板

有些打擊板的力度感應範圍較大,能夠反映各種演奏力道的差異,有些力度感應的範圍小,層次少,在一定範圍內的力道下,呈現不出的音量與音色的變化。

接線規劃

這裡說的線,是指連接主機與打擊板的訊號線,許多型錄與照片並未將電子鼓的接線全部接上再拍照,很多電子鼓的訊號線由於主機與打擊版之間的距離長短不一,安裝完畢之後,一堆線亂七八糟地繞來繞去,雖不影響功能,但視覺上不怎整潔,有些產品的線路設計得很好,方便收整,甚至可以藏在鼓架裡面。

有些電子鼓則直接以排線的形式,在架設時比較方便,也減少設定時錯誤發生的機率。


更深入的資訊

打擊板材質

橡膠最為常見,其次為網面鼓皮、矽膠,橡膠打擊板的敲擊聲音稍大,彈跳感較硬;網面較為安靜,彈跳感較Q,但比起傳統鼓的鼓皮,有過度反彈的傾向;矽膠的打擊聲也非常小,彈性適中。

目前已經有些品牌的鼓棒(KUPPMEN)為電子鼓的網狀鼓皮推出對應的鼓棒,敲在網狀鼓皮上會降低過度Q彈的手感,感覺更像傳統鼓的敲擊手感。

HiHats(開合鈸)打擊板的形式

以Hihats架形式呈現的電子鼓價格較高,在機械感(腳感)的呈現上比較像傳統鼓,款式又可分為一片hihat與兩片hihat兩種。

關於兩片式的Hihat,又分為一般的振動感應與「光觸感應」(ATV電子鼓所採用),光觸感應的細度、靈敏度較高一些。

普通一點的就是hihat打擊板與腳踏控制板是分離的,如果是居家練習,對hihat的開合音色要求不多的話,這樣的電子鼓反而簡單好收納,外出表演也相當方便。

如果使用者的目的在於追求類似傳統鼓的手感,可考慮靜音的電子鈸,是用金屬製成,非常安靜,鼓棒敲擊的觸感與真的銅鈸相同,是非常推薦的選擇,與hihat架的款式搭配靜音鈸效果很好,但電子靜音鈸的需另外搭配一個(給鈸用的)主機。


電子靜音鈸(圖片來自Zildjian官網)


大鼓打擊板(墊)的各種形式

基本上有橡膠、網面等各種材質,對大鼓鼓槌的力道回饋差異不大,重點在於「腳架的設計影響穩定度」,踩踏大鼓的力道相當大,設計不良的大鼓打擊板容易晃動、移位,演奏起來很不舒服,產生的噪音與震動也較多,對樓下鄰居干擾也多;由於Roland的電子大鼓種類較多,在此以他們家的產品做範例,不表示其他廠牌的產品較差。

Roland的大鼓打擊板 KD-7
是早期的設計,價格便宜,穩定度高,踩踏感堅硬,需另購大鼓踏板,並搭配指定的鼓搥,但因為外觀看起來不像傳統大鼓,接受度不高。
(圖片來自Roland官網)


一款電子鼓大鼓踏板與打擊板結合的產品KT-10
穩定性高、低噪音,是相當理想的產品。

(圖片來自Roland官網)

電子大鼓 網狀鼓面
優點是低噪音、結構穩定,可激烈操作
但價格較高,踩踏感堅硬,反振力道大。

(圖片來自Roland官網)


Roland獨家生產的套件KD-A22
可直接裝在直徑22吋的傳統大鼓上,
對於很想要傳統鼓外觀與感受的人而言,
是個好選擇,穩定度與傳統大鼓相同,
踩踏感相當好,但演奏噪音較明顯。

(圖片來自Roland官網)


各品牌常用的電子大鼓打擊墊形式,
敲擊的噪音較明顯,穩定度不高,
踩踏感也較為堅硬,反振的力道較大。

(圖片來自Roland官網)

紅色方框裡的踏板,不需另接打擊墊,
穩定度佳,噪音也低,但踩踏感很不明確,
需要適應才能抓準大鼓演奏的時間點,
通常配備在最便宜的款式裡,
我認為這樣的產品充其量算是玩具,
以練習或表演為購買需求來說,不是好工具。
(圖片來自Roland官網)



我的觀點

電子鼓發展至今,不只是為了隔音問題而屈就的產品,手感不同於傳統鼓這件事,不應視為缺點,鼓手若將重點放在「音樂」而非自身的感覺與情緒,會發覺電子鼓有更多演奏上的可能與便利,某些時候,他會讓音樂更好,而非受限。

電子鼓(特別是高階產品)以非傳統鼓的替代品,儘管與傳統鼓有相當程度的交集,它是爵士鼓演奏世界裡的另一個方向,限制鼓手的往往是觀念與思想,而非器材。

參考閱讀:
推薦電子鼓Hitman HD-27
學爵士鼓該買哪些器材
如何選擇第一套爵士鼓
荒島音樂教育的爵士鼓課程
Roland TD1-KPX2
Roland TD1-KPX2 & KT-10使用心得
電子鼓或傳統鼓?
爵士鼓 免費課程
兼顧居家練習與表演的爵士鼓「Taye GoKit」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