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ove(律動)的「可預測」特質

承前一課:拍子

Groove(律動)是「力量以循環的狀態,重複呈現」
這裏說「力量」而不說「聲音」,是因為律動的範圍超越聲音的世界,
任何能傳達力量的形式,都可能組成Groove,
但在音樂的範圍內,我們理所當然地以聲音為力量表現的媒介。

以實際的狀況舉例:
當下雨,汽車雨刷啟動時,稍加留意便能發現雨刷作動的時間可被預測;
你能大概地猜中下次雨刷作動的時間。

更仔細地聆聽,會發現雨刷作動的過程中,會發出一連串聲音,
你甚至能預測這一連串聲音出現的順序。

這「可預測」的特質,是Groove(律動)的前提,
若無法預測力量(或者說聲音)出現的規律,
就無法形成律動。

感受律動的能力愈強,愈能夠在短時間內抓住循環的規律;
創造律動的能力愈強,愈能夠在短時間內讓聽眾感受到循環的規律;
人們常說的節奏感(或說Time Feel)是一種感受時間的能力,
其中感受律動(或製造律動)是很重要的一環。

多數時候,律動循環一次就是一個小節(有時以兩小節或其他小節數為循環)
影片中雨刷的動作 循環出現九次,可稱為九個小節。

小節中的拍子數量:
為了方便感受小節的長度,適度等分一小節,有助於計算時間,
這每一等分的時間長度,稱為「拍」;
常見的音樂裏,將一小節切割成三拍或四拍,少數有五拍、七拍,或其他拍數。
要如何決定將一小節切割成三等分或四等分呢?
沒有絕對的答案,通常依據一小節裡聲音出現的時間點,
以最合理的等分數進行切割,使每個聲音能做清楚的時間定位為主要考量。

影片中,由於雨刷每次作動會出現三個聲音,
依據這三個聲音的時間,將每小節切割為11等分是較為合理的結果。

(待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