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也是樂器的一部分

空間也是樂器的一部分;
聲音並非由發聲體(樂器)出發,而直接抵達聽眾的聽覺器官。
整個聆聽的過程應該是:
1.演奏者的心智
2.發聲
3.聲音傳遞過程
4.聆聽者接受到聲音
5.聲音使聆聽者產生感受、思想

通常樂器發聲之後,聲波在空間中四處迴盪反射,
聽眾聽到的聲音是生波在空間中反射而來的,
經由發聲體直達聽覺的聲音,只佔若干比例;
這比例,視「發聲體與聽覺器官間的距離多寡」而不同。

因此,無論是多好的吉他、多好的擴大機、多好的一組爵士鼓...
都可能因為演奏空間不理想,使聆聽的人(包含演奏者本身)有不愉快的聽覺體驗。

看空間,除了看空間的大小、也看形狀、頂部高度與牆壁、天花板、地板材質,
蠻多時候也需要把觀眾考慮在內,
在空無一人的空間裡彩排時的音色與音量,常與坐滿聽眾時有所不同;
這「聲音在空間中表現的狀態」,稱為「音場」。

基於上述這個真理,演奏者需要在意的事情可多了,
舉凡樂器的選擇、演奏方式拿捏...都需將空間列入考慮;
以鼓手為例(特別是台北的樂團鼓手),
不容易有好的練習空間,
一般音樂教室的鼓房可能隔音方面作足,但音場卻不盡理想;

鼓房的頂部不容易有足夠的高度,讓聲音自然發散、
過多的吸音棉、不恰當的駐波吸收、不足或過多的低音陷阱...
各種狀況會讓鼓組的聲音不容易取得平衡,
如太過靈敏的Cymbal(可能鼓房有大面積的隔音玻璃或水泥牆),
或聲音太乾的小鼓,
鼓手在這樣的空間練習一段時間,換空間演出時,
不容易馬上因應音場來調整演奏習慣;

加上鼓手常被低估為「速度控制器」,
常以此往便不(很難)在乎音色,
難以發展出自己的聲響風格。

取得適當的練習空間與適合的練習設備,對鼓手而言是發展「Sound」的必要環節,
依現今鼓手的表演或錄音環境,
建議鼓手該有自己的收音設備:
1.一組麥克風(至少一支)
2.混音器
3.錄音介面
4.錄音用的電腦
5.監聽系統

試著從錄音當中去尋找(定義)腦海中的理想音色,
這會是個漫長的尋覓旅程,本質在於認識自己,
鼓手可能在這過程中改變演奏習慣、換掉原本心愛的器材,
甚至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演奏方式與聲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