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爵士大樂團(之一)

爵士大樂團的領班(現在多稱呼團長、Band Leader),
絕對是整個樂團的靈魂人物,
大部分的情況下,樂團的演出內容由Band Leader策劃,
更包含了擔任指揮、編曲、樂團人事等事務。

團長的音樂造詣、表達溝通、領導統御、識人用人等能力,
直接影響一個樂團風格與表現好壞,
相較之下,團長的演奏能力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團長是整個爵士大樂團的腦,而每個樂手的功能,
主要是為了呈現團長(編曲者、指揮)腦海中的音樂,
(雖然樂手的個人特質、音色也對音樂造成影響)
可以這麼比喻:
大樂團爵士樂像是一齣舞台劇,
團長是導演,演技或許不是最強,但是應該最懂戲、最懂得帶演員,
而樂手們像演員,演技好,戲的部分質感會好,
但是整體的優劣還是由導演(團長)的表現所決定,
而演員(樂手)們的素質整齊,會比鶴立雞群、一支獨秀的狀況來得理想。

怎麼帶領整個樂團中,眾多個性不同、才華不一的樂手,
使大家能齊心排練與演出,音樂的呈現最接近理想--對團長來說是一大考驗;

就音樂性來說,大樂團音樂品質的天花板就由團長能力所決定,
一整團優秀的樂手交到一個平庸的團長手中,
會做出平庸的音樂;
若將一群平庸(起碼堪用)的樂手交到優秀的團長手中,
做出來的音樂雖不盡完美,仍將不同凡響;

但對於音樂家來說(特別是樂團經營者),
並不是以平庸或優秀就能徹底將其評斷,

拿樂手的甄選來說,面試時團長需要考慮很多事情,
「這個樂手合不合用」總是比「厲不厲害」更加重要,
功能性的考量往往超越技術考量,
很多個別看起來很不錯的樂手,並不適合大樂團的演奏模式,
例如:
演奏太自由,品質大好大壞不穩定,
個人特質太強烈,不容易與樂團整合,
視譜(等於溝通)能力不夠,
個性、名聲、態度不佳...

沒人想找進一個把樂團氣氛搞得烏煙瘴氣的樂手,
也少有人能在烏煙瘴氣時將音樂做好;

特別針對鼓手,可說是樂手中最重要的部分,
鼓手是一整個大樂團的動力引擎,
一個理解力高、表達能力好、技巧好的鼓手,
能讓團長的音樂想法有較高程度的展現;
少數情況下,鼓手的對大樂團音樂的掌握能力超過團長時,
甚至能讓音樂的表現超過團長能力所及,
像是Peter Erskine,我所尊敬且喜愛的鼓手,
便是一個非常了解大樂團爵士樂的鼓手,
少有樂隊領班能與他相提並論,
他總是知道,如何適當處理音樂的段落銜接,
與表情、張力(Dynamic)的控制,
以至於有時演出中(彩排時也是),
霸氣十足的Peter Erskine的影響力超越了團長,幾乎接管了整個樂團,
這對於度量很大的音樂家(團長)來說尚且不是問題,
畢竟「音樂才是最終的目的」不是嗎?

大樂團就像劇團,整體的能力平衡、運作和協,
是讓樂團表現好的重要因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