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慣性

我的慣性之一是練團時喝咖啡


肢體慣性是什麼?
肢體慣性是不需經過思考,
就能啟動並自行完成的連續動作,
像是每天早上的盥洗、刷牙,
或在電腦輸入自己的帳號密碼...
將反覆多次的動作串連起來,
像自動步槍,扣一次扳機,
子彈就連續射擊到結束為止;
起床就聽音樂、一進辦公室就喝茶...
這類動作,都是一種慣性。

肢體慣性可以降低大腦的運作消耗,
讓省下的腦力可以應付其他更消耗的事務;
於是我們可以在刷牙時回味昨天的劇情、
折衣服的同時心裏咒罵老公...

對樂器演奏者而言,慣性很有用,
音樂的領域裡,最重要的維度就是時間,
演奏時需在有限時間裡
「構思、牽動肢體、操作樂器、檢視(聽)聲音」
可能因要想的事太多而腦袋當機,或拍子大亂;
因此將常用的音符群模組化,
反覆練習到進入「肢體慣性」的狀態,
使用直接扣下腦內扳機,讓音符自動發射,
降低手忙腳亂的風險;
特別對於結構、動作稍微複雜的音符群,
這些練到滑順、好聽、手法固定的樂句,
就成了「Licks」。



慣性的功能

  1. 為了處理複雜或常用的樂句,
    將其練習到慣性模式,
    可以將省下來的腦力用在處理動作之外,其他層次的事情,
    像是:下一步要演奏什麼?(這是最基本也最常被忽略的)
    音樂的架構、樂句或段落的銜接、注意速度、音量平衡、音色調整、
    音樂性成不成立、與其他樂手的互動...
  2. 特別是將數個模組化的樂句(音群、手法...)加以組合,
    很容易製造出聽覺效果或視覺效果很強的演奏;
  3. 即興時,作為靈感斷電的急救包。


慣性的缺點
  1. 模組化音符群(Licks)聽起來(或看起來)比較炫,
    使樂器學習者花許多時間練習這些手法;
    但太依賴慣性,使演奏不經思考,
    (少數樂手在演奏時是沒想法的)
    音樂的內容因此空洞,乍聽(乍看)之下頗為精彩,
    實際上就是一連串熟練的動作組合,
    視覺效果大過聆聽樂趣;
    是一種「名為音樂,性質是雜耍」的行為。

    以「說話」譬喻,濫用慣性是「口頭禪」,
    在大腦開始思考之前,便脫口而出;
    即使發音精準,卻沒什麼意義;

    偶爾Jam Session有這樣的樂手在台上,
    不經過「聆聽、思考、做出反應」的過程,
    只顧著演奏在家裡就背好的台詞(樂句),
    不能算是「即興」。
  2. 創意瓶頸。
    不少樂手有相同困擾:
    創作時,抱著樂器彈奏著重複性很高的東西,
    寫出來的歌每首都差不多。
    (畢竟是手指代替大腦來思考)
    有些音樂家刻意使用不熟悉的樂器來作曲,
    為的就是避免慣性的負面影響。
  3. 速度不自覺加快或變慢(加快居多),
    多數人重複操作習慣動作時,
    會愈做愈快,背誦也會愈背愈快;
    (在練習時就應積極避免)

    加上演出時因為亢奮,
    使慣性樂句時的時間感扭曲,
    所以「不噴則已,一噴就趕拍」還蠻常見的。

樂句之外的慣性
是習慣性小動作,而這些動作負面的居多,
難以察覺且不勝枚舉,就鼓手來說像是:
「大鼓16分音符切分的踩踏動作,跟右手銅鈸的動作捆綁在一起」
「某些段落不做某一種過門就很不舒服」
「不先隨便敲個幾下,就無法正式開始演奏」
以「讓音樂好聽」而言,應避免多餘的聲音。

「訓練方面,對抗慣性;演奏時,善用慣性」
練習時,需觀察動作與聲音,減少無意識重複;
經常無意識的練習,使大腦進入思考懶惰,
演奏常因此陷入瓶頸,愈練瓶頸卡得愈牢;
這時需求助專業:
好的指導老師也扮演訓練者的角色,
能觀察狀況、發掘問題、提出方案、設計訓練;

演奏時(特別是即興演奏)有如說話,
說得差的人,儘管話多,聽來仍不知所云,
說得好的人,讓觀眾聽到扣人心弦的故事,
演奏者需花心思設計情節、安排起伏,
讓詞彙(聲音)細膩生動;
構思整段演奏時,慣性樂句可作為素材,
思緒斷線時適量使用,加上留白,
有助於發展演奏動機;
當故事張力與情緒累積將爆發時,
可將最炫的慣性樂句,作為錦上添花的爆點,
像是動作片裡,主角那句耍狠用的口頭禪,
時機用對了就很酷。


...暫時寫到這裏,未盡詳細之處,將來補上。
與同為音樂老師的各位互勉:
我們與學生們,都在音樂產業之中,
就是這社會玩音樂與聽音樂的人,
某程度上,我們可以影響音樂文化與風氣的好壞;

除了讓學生動作很炫很好看之外,
一起學習「聽跟思考」,對音樂生產者與消費者同樣重要。


參考閱讀:什麼是過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