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的功課


教育者的責任:

「完善教學技巧」、「照顧好自己」、「反思與放手」

承前文:「個別發展與時間」
課堂之外,教育者看似無為,一切交給時間,
其實教育者有責任「完善教學技巧」
並擴大教學技巧所涵蓋的範圍:

教學者該更懂得人、社會、哲學,並懂得觀察,
才能摸索出施行的教學可能帶來怎樣的影響,

像人格發展的諸多階段(生理層面):
口腔期、肛門期、青春期、更年期...
(社會層面:)空巢期、進入社會、進入婚姻與家庭...
各個狀態下的人所關注事情的方式不同,
學習事物的方式也不同,
加上因人而異的客觀條件,需細心觀察配合經驗判斷,
不能以同一套方法對待所有學生;

老師有別於線上教材之處,
應在於能區分學生個別差異,
使教學成果符合共識。

此外,「照顧好自己」是教育者的責任,
須持續增進教學能力,
並維持足夠的身心彈性與學生共同成長,
在教學場域中最有力量的,不是硬邦邦的灌輸,
而是值得信賴的相處模式。

「反思與放手」
乾坤獨斷的老師應該逐漸雖過去的時代撤退,
我們需反思的是:
如果教育者過於強勢,
是否正以舊時代的思維,裝備學生去面對未來?
如果只有傳承,教育者的價值何在?
教育本質是什麼?
個別教育者的初衷是什麼?
教學內容是否經得起時間考驗 ?

在過去的時代,
我們或多或少被不同的老師耽誤過,或啟發過...
對過去的執念放手,同時對現代的學生放手,
避免將學生據為己有,更不要將學生作為成就展示品,

也別停止思考,那是教育者退化的開始。

參考閱讀:
個別課程指導者的專業素養(之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