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上課中離開教室是否恰當?



這篇文章是同時寫給學樂器的學生們與教樂器的老師們看的,
希望能讓大家在上課時更清楚自己需要怎樣的服務。

偶爾看到討論:
關於樂器課程的老師,上課中離開教室,跑出去抽菸、打電話聊天...

其實「老師在上課中離開教室留下學生練習」,的舉動是否恰當,要看對學生的學習有沒有幫助。

檢視教學程序包含這些步驟

以學習爵士鼓、吉他類樂器來說,課堂上每練一項新內容,必要的順序大致是:
  1. 老師解說
  2. 老師示範
  3. 確認學生是否理解
  4. 老師幫助學生操作
  5. 學生短時間練習
  6. 學生回饋感想(困難點與疑點釐清)
  7. 融合、應用與成就感
其中第5點,短時間的練習很重要,這段練習的功能是「使學生記住」,因此需反覆操作(也許3~5分鐘,視學生狀況而異)

因學生特質而調整的教學方式

然而,沒有兩個學生的個性一模一樣,有的學生對自己的每練習一步驟都懷疑,需要老師在場協助確認;有的學生對老師在場盯著感到不自在,需要一個人練習;

即使同一個學生,也因每個練習項目的差異,有時需要老師在教室內,有時則暫時離開較好,畢竟學習音樂與演奏樂器不是單純的動作操練,也關乎對自己動作與內心思路的觀察。

老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之一):評估

而暫時離開教室的老師,應保持注意力,聆聽在教室內的學生演奏狀況,不應該在外頭抽煙或做其他分心的事。
(以聽到的聲音評估學生練習狀況,是必要的專業能力)

課堂中的兩個老師

特別是爵士鼓的課程,我常說:課堂上同時存在兩個老師,一個是我,另一個是「學生的大腦」

老師教學生對演奏的認知與動作,學生需要「教自己的手腳」去完成大腦已明白的練習。

但事情總沒這麼簡單,往往聽懂、看懂的內容,演奏起來卻沒那麼快上手,因為人類手腳的運動習慣與演奏樂器有很大出入,所以需要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有時候這樣的探索可以在上課中完成,有時則需要更長時間,應讓學生搞懂後,回去自己練習。

老師應拿捏介入的時間點

當聽到教室裡學生打得手忙腳亂,有的老師會忍不住衝進去重講一遍,或直指學生的錯誤點,可能學生很清楚錯在哪,只是手腳還沒被大腦說服;專業的指導者需能分辨學生的手忙腳亂,是盲目地亂敲,還是手腳試圖協調中的掙扎。

甚至當學生練得頭昏腦脹,有時需要狠狠地敲打一頓來發洩,放鬆後再繼續練習;給學生適量的空間與時間,
對更深遠的學習成長是有幫助的。

需介入、中斷練習的狀況:

但老師更要能分辨學生是否練到茫然,需要幫助了,或者訂下的練習目標太難,對學生狀況評估錯誤,這時需中斷原本的練習,給予適當的訓練調整,讓學生茫然地苦練或承受沒必要的挫折,反而降低了學習熱情。

綜合上述,老師需透過觀察與溝通來判斷:
  • 是否該留學生一人練習個幾分鐘?
  • 學生是否已掌握正確的練習目標?
  • 學生的練習處於怎樣的狀態?
  • 透過練習聲判斷重新介入,或開始下一項目的時機。

面對老師上課中離,學生可作些什麼?

由於課程中狀態一直變化,加上有各式老師與各式學生,
以下的建議不一定能對應所有狀況。

但基本上可作的事分成三個部分:
  1. 觀察
  2. 溝通
  3. 調整

觀察

觀察老師上課離開的時間點,與時間長短;也觀察老師回到教室的時間點是否與你的練習狀態有某種關聯(即使你不懂這個關聯的原因)。

溝通

溝通的目的是為了「暸解」,而不是「期待改變」(改變是下一個步驟的事),先暸解老師為何在上課中離開教室,
  • 是為了喝水上廁所這樣的基本生理需求?
  • 還是為了抽菸喝咖啡划手機這類個人習慣?
  • 或是前述為了留給學生獨自練習的時空與體驗?
暸解到老師上課離開教室的原因之後,應與老師建立共識,要注意建立共識並不是「百分之一百」照學生或老師期望,而是建立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目標或狀態,並以此為前提進行課程,當然這個目標或共識是可以一直調整的。

如果老師無法就上課方式與學生達成共識,這項課程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換老師(或請走學生)的時間到了。

調整

而學生需要大方地向老師回報狀況,主動表達理解上是否有盲點、有否練習障礙,隨時調整訓練的步調與目標,才能使進度更符合個別需求,這也是一對一上課無法被單向的影音課程取代之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