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音樂時,比「對」更重要的事

長年擔任音樂比賽的評審,常覺得在比賽中聽到厲害的演奏很多,但是動人的演奏並不容易;
甚至有一年受邀到北京,為一場全中國的音樂賽事的總決賽作評審,記得當時來自各地區比賽的優秀選手齊聚一堂,帶給我的並不是聆聽的享受與感動,而是重複性很高的表演形成疲勞轟炸;因為所有參賽者都演得非常「正確且標準」,感覺像是聽同一名演奏家連續演奏一百次-這樣的聽覺疲勞。

我想要藉由這體驗說明一個學音樂的重點:

「演奏得對」不該是優先追求的目標。


。。。

有比「對」更重要的事?

在我的私人課程中,有時遇到鼓房外的家長擔心孩子的學習狀況,常問我:孩子拍子是不是不太穩?學習是不是比較遲鈍?是不是該加強訓練?...這樣的問題也常來自成人學生。

與其關心演奏得正確與否,大家更需問的是:
「有沒有比演奏得對、演奏正確更重要的事?」
「當然有!」

若學習遵從教科書來看,會覺得照著標準示範操作是理所當然,但就音樂課程(特別是我的私人音樂課程)而言,正確雖然也很重要,卻非第一順位;如果將演奏的「結果正確」列為優先,將使某些能力的發展受到限制,如「感受音樂的能力」。


。。。。。

「感受音樂的能力」重要性優先於「演奏正確」

所謂感受的能力,指的是「在心理或精神層面,因為而音樂產生激盪」

如果太過在乎音符精準、樂句流暢…這類客觀標準,就難以思考自己「想怎麼表現」;只想著「該怎麼表現」的話,就缺少個人特質,這曲子由誰來演奏都差異不大。

考慮音樂作為語言的一種,就更能體會:

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口氣來說,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意思,講話的人若只在意字正腔圓,說出來的話有如讀稿般,不帶感情、不容易使人感動;
不如以生活化的口吻,投注個人情感與對詞句的理解,更能讓人覺得真誠。
之於音樂,完全是一樣的事。

學音樂如同學語言

比起第二、第三語言,母語往往是最自然的語言,主要的原因是母語的學習方式並非從文法、拼字開始,而是從「模仿語氣」開始,加以在生活中大量應用,取得經驗,得以與性格相容,內化為個人風格;
一樣的道理,若要深度學習音樂,便應從學習音樂的「語感」開始,感受抑揚頓挫或起承轉合…這種抽象卻具體存在的能量;也因此在學習時老師、學生(與家長)需要具備適當的包容力,不要過度聚焦在譜例上的正確與姿勢是否標準,當感受音樂的能力啟發了,審美與個人風格也同時產生,這時再逐漸投入技巧的訓練與標準的模仿,以作為發揮創意的工具。


。。。
如何啟發音樂的感受力?

足夠的聆聽經驗作基礎

以飲食作為例子,以義大利麵作為主食的社會裡,人人對義大利麵的標準雖各自不同,但各有其判斷喜好的準則,原因是「累積足夠的品嚐經驗」;即使非專業出身,也能對其熟悉的事物產生一套品味標準,也因此,要啟發音樂的感受力的首要條件,是廣泛地聆聽。

交給時間(並累積人生經驗)
累積足夠的聆聽經驗時,便容易與生活中的遭遇發生共鳴,可能是某個場景或人生體驗,使人聯想到一段歌詞,或是一段旋律;這樣的觸發需要時間與緣分,若沒有足夠的聆聽,或生太過封閉,都不容易產生感受;

廣泛地閱讀、汲取有內涵的文學、電影、藝術品...都是很好的體驗,也能與音樂的感受力相互作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