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領學齡前孩子開始感受音樂

學習樂器不等於感受音樂 

要使孩子對音樂發生興趣,最好的方式絕對不是「學習樂器」,要知道「學習樂器」與「學習音樂」兩者之間有許多不同之處;有時家長若以獎賞(或逞罰)使孩子花更多時間在樂器上,反而讓孩子更對音樂感到壓力,即使有少數孩子得以找到音樂世界的入口,卻有更多放棄感受音樂。

學齡前的孩子,特別在幼兒園之前,孩子對這世界的一切不僅沒有成見,還充滿興趣,圍繞在他(她)身邊的人事物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喜歡手沖咖啡的家庭裡,有些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會模仿磨豆機的聲音;出生在運輸業環境的孩子,從小就模仿大人開車倒車的架勢與口令…可以這麼說,若要孩子進入音樂世界,最好的方法是:

讓生活中充滿音樂。

別以為把音樂播放著聽就好(雖然這也是一種方法),但孩子更能感受的方式是「透過大人的行動」察覺到音樂的存在,大人們若喜歡唱歌、隨音樂舞動,甚至演奏樂器,孩子會先觀察,然後模仿語氣、動作與表情,什麼時候學習樂器並不重要,因為他已經在感受了。

相反地,若還未能感受音樂卻開始學習樂器,那演奏這件事對孩子來說,並不代表「製造音樂」,而是某種「有標準答案、要做得對」的事情,光是顧著把演奏做「對」就夠忙了,很難投注心力在「感受音樂」,少數孩子(幸運地)撐過艱困的訓練,再回頭查覺到自己或他人演奏出的聲音,才能開始感受音樂,但這已繞一大圈了。


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並非所有的家庭都以音樂為生活重心,對於來自不同型態的家庭,要如何讓生活中充滿音樂? 我的具體建議於下:

「讓孩子陪著你」

要知道,陪著孩子學習音樂意味著「家長也要一起」,而不是做個旁觀者;更多時候,身為家長的你才是學習的主角,不如由你自身開始探索音樂、感受音樂,「讓孩子陪著你」是最好的安排。

聆聽音樂像是品嚐冰淇淋

想像你站在冰淇淋專櫃前,店員一個接一個地請你試吃各種口味,你指著奇妙的顏色心裡懷著好奇,感受送進嘴裡的那一匙引發出怎樣的味覺刺激…
聽音樂也是一樣,並非找出點擊次數最多的音樂影片來聽就好,除非你只吃銷量第一的冰淇淋;對於各種音樂抱著好奇心與探索的心情,不要去預期你的感受,不要受限於成見,而且,讓孩子陪著你一起聽;在不忙的早餐時段,或午睡過後的玩樂時間之前,把聽音樂作為一種聽覺探索,當你對這樣的探索覺得有趣(即使踩雷),你的孩子也受影響,成為一個品味多元且心胸開放的人。


喜歡就要「唱」出來

唱歌是人的美好天賦,我們卻往往受限於文化成見,誤認為「唱歌就該唱得好聽」,而且這好聽還約定成俗的要符合某種形式「框架」才算好聽…
其實「唱歌」這回事,要先唱才有機會好聽,而什麼是好聽?該由聽眾決定,而非你心中的既定印象,當家裡只有你跟孩子,你們可以一起探索怎麼唱更開心,最能讓你們開心的歌唱就是最好聽的。

當聽音樂的時候,聽到喜歡的部份,就跟著唱出來,即使是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你仍可以在最精彩的地方以自己的方式發出喝采或鼓掌,或者跟著扭動身體;這過程中你將體會到自己解除了部分拘束。

如果是聽過了幾次,有點印象的歌,在喜歡的部份出現時,跟著一起唱,或用你發明的旋律或即興的歌詞來搭配;即使沒有音樂播放的時刻,當你心情對了,想起那段喜歡的旋律,就把它唱出來,一次又一次重複到你覺得夠了。


與朋友、家人一起唱歌

如果你能夠做到,並且慢慢地覺得自在,最感動的人會是你自己,孩子也會與你一起受到感染,並視為理所當然。
如果時間、心力也允許... 

找一項樂器來玩吧

不必「很厲害」,重點要「很開心」,即使你一次又一次地彈錯,即使只會彈那一小段,那都無損於玩音樂帶來的快樂,如果這一切過程都讓孩子陪著一起玩,偶爾讓孩子主導音樂的一小部分,可能是哼出吉他彈的那段好聽solo,或許是接唱一段歌詞…這時,我認為你已經給了他(她)非常深層、無法被奪走的音樂感受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