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鼓手低估的重要器材 :鼓皮
鼓皮的好壞因人而異。 Remo Fiberskine是很好的鼓皮,對鼓刷有不錯的反應, 但是表層一旦破損就是鼓刷的噩夢。 |
理想的音色
可曾試過在鼓組後坐好,還沒一棒敲下去之前,先想像一下音色?
「我的理想音色聽起來會是如何?」
「喜歡」的聲音vs「理想」的聲音
尋找音色的過程中,鼓手常走的一條路是:「先鎖定器材→透過影片或現場試聽音色→決定入手」
這樣的作法有個缺點,就是容易被好聲音吸引,卻不太思考到「自己的音色需求」(好聽的聲音卻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以至於滿手的器材卻沒有滿意的音色,甚至反覆將賣掉的器材重新買回來.....這些癥結都在於「心中沒有理想的音色」,才會被好聽(但不一定需要)的音色所吸引而忘了思考自己想要的聲音。
鼓皮是重要卻被低估的器材
以鼓來說,決定音色的最大關鍵在於鼓手的演奏方式,第二重要的是空間(或錄音的方式),接下來是鼓皮、鼓身與配件、鼓棒...
鼓手的演奏方式由個人特質與練習方式所決定,而鼓手對於演奏時的空間或錄音不見得有百分之百的主導權;因此鼓手所能立即作到,最大程度提升音色的環節就是鼓皮。
但是很多鼓手喜歡好的器材,買了很多好小鼓、鼓棒、踏板、銅鈸、鼓組...卻沒有自己愛用的鼓皮,我曾與一名在紐約錄音工作多年,在台灣的作品也不斷得獎的錄音師聊過,他也覺得在台灣所遇到的鼓手比較不在乎鼓皮,儘管帶了自己的踏板、銅鈸來錄音,但鼓皮就用錄音室現成的(來錄製自己的作品),甚至帶了自己的鼓組來,可是鼓皮的狀態卻沒有很好。
不該忽略音色而使作品平庸
(忽略鼓皮的重要)這是件可惜的事情,因為音色就代表了自己,當我們聆聽名家的演奏,會發現其音色有很高的識別度;而音樂創作與演奏是高度理想性的工作,身為對在乎創作、工作的演奏者,更不應該忽略音色而使自己顯得平庸。用自己的鼓皮是種態度
在理想的情況下,鼓手能夠攜帶整組樂器上台,但除了錄音工作有時間能提早準備,多數現場演出卻不是這樣;也因此帶自己的小鼓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至少小鼓的鼓皮是自己的,而且可以提前整備。以我自己的演奏經驗為例,由於期待使用自己的裝備(以及其他因素),從很久以前我就開始以簡單的配置來演奏,所謂簡單的配置是:
- 18吋大鼓
- 12吋tom
- 14吋floor tom
- 14吋小鼓
適合的鼓皮因人而異
然而,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鼓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這過程中,鼓手的演奏習慣會變、對音色的感受會變、演奏需求也會變,有時會以耐用程度為優先考量,有時則以音色為主、有時則以對應的樂風廣泛程度、甚至醒皮的時間長短、敲擊的觸感、與其他器材的匹配、調音難易、音高穩定等各種角度作考量,也因此,適合別人的鼓皮不見得適合你。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鼓皮
基本上不斷嘗試與比較是必經之路,但如前面所述,影響音色的環節很多,如果在不同的鼓組上安裝不同的鼓皮,並且在不同的空間演奏,所得出的聲音是沒有比較意義的。穩定可控制的變因
因此將影響變音縮小是必要的,先選擇固定使用的鼓組,與經常演奏、練習的空間,在這樣的條件下(同樣的鼓與同樣的空間,甚至攜同的鼓棒),才能感受到不同鼓皮的差異。聆聽
除了手感方面的差異,最主要還是要靠聆聽來分辨聲音,透過側錄來聽,或在演奏的當下聆聽都是必要的。
如果做錄音工作的鼓手,更需要透過實際錄音之後來聽音色呈現得如何;如同上一點所提,使用同樣的麥克風架設,與相同的參數條件是聆聽比較的前提。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