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音樂簡述(增建調整中)

 這裡說的七零年代音樂,是1970~1980之前,大約十年之間的北美洲(主要是美國)地區,也包含部分資本主義陣營的歐洲地區——所流行的音樂;這當中包含許多音樂風格,難以一次寫完,我先寫一部分,剩下的再逐步完成。

從當時台灣社會的角度來看這些音樂,一律當成「西洋音樂」或是熱門音樂,雖然其中包含許多不同風格;而台灣人接受度較高的以軟性基調的抒情歌曲、鄉村或民謠音樂、輕搖滾...為主,至於R&B、舞曲、剛萌芽的電子聲響、爵士、Fusion、拉丁音樂等風格,沈浸其中的人就不算多數了。


七零年代音樂特色


傳統聲響為主

合成音樂技術在當時雖然已經出現,但仍未成為主流,所以大部分的七零年代音樂的聲響都非常的Acoustic,也就是以傳統的樂器聲響為主,在此把電吉他與低音吉他(Bass)也視為傳統樂器的範疇。

加入錄音技術仍然是類比,所以有許多聲響的特徵、音樂性的特質與現代音樂大不相同,舉例說明:

節奏與音準的彈性

由於沒有硬碟錄音與數位介面的介入,音準無法由數位技術做事後的修補,所以在收音(錄音)的時候就必須儘量唱準(或演奏正確),一旦沒唱準或唱錯就只有重來,但當時的錄音是很貴(時間與耗材都是),一旦開錄就是分秒在燒錢,所以歌手樂手的基本能力與事前準備非常重要。

但即使歌手樂手的能力已經很強,人仍不是機器,錄音施予製作團隊往往會面臨類似的抉擇:錄得最好聽的那個版本有點瑕疵,而錄得最工整版本則比較生硬沒感情.....在無數這樣的選擇累積之下,70年代的音樂中有非常多人性化的痕跡,有時音準稍飄或拍子稍衝稍緩,卻很有溫度。


錄音的技術門檻決定音樂樣貌

相較於此,現代的錄音技術乃至於音樂製作的技術門檻降低,數位介入後製與調整的程度很高,音準與拍子常被自動調整到過度精準的程度,而正常的情況下,人類難以做到這麼精準的音準與拍子,以至於現代的錄音會呈現精緻而冷冽的質感,在動態的表現上也比較平扁。

對出生在90年代之後的閱聽大眾,若無經歷足夠的類比聆聽經驗,就難以分辨這樣的差距;而出生於80年代之前的音樂愛好者,即使說不出原因也能感受到差別。


編曲的方式影響音樂風格

承前述,由於70年代錄音的資金、技術門檻很高,所以後製介入的比重較低,編曲也比較「清淡」,這裡說「清淡」的意思是比較少的錄音軌數(以免搞死收音與後期製程),這連帶使編曲者的思維與現代大不相同。

現代的編曲很容易一層一層疊加上去,覺得哪裡不夠再補一些Midi演奏的音軌上去,加上音源(預先做好的音色)已經很好,以至於編曲思考的縝密程度可以稍低一點;這樣的好處是聲響上的變化更多,天馬行空的創意出籠。


吉他手的黃金世代

70年代前能在編曲方面投注大量資源「邊做邊試」的音樂人不多,大概只有(60s活動的)Beatles能這樣不顧成本地玩;大部份當代的音樂人在編曲時,由於資源受限,會將注意力投注在音樂本質上,花更多時間設計和聲、節奏、對位,安排聲部之間如何搭配,因為資源就這麼少,投注更多的「思考與心力」成為必然,加上60年代以來吉他、樂團技術的成長,70年代成為吉他手的黃金世代,無論在演奏技術、創意、音樂性,70年代的吉他手與樂團技術與60年代相比,呈現爆炸性的成長,也為80年代轉向合成音色的趨勢投下變因。


理想的教學素材

也因此,就流行、搖滾等音樂風格的學習者來說,70年代音樂是理想的資產,因為大部分的聲音都是札札實實由人類所彈奏出來的,加上豐富的音樂性,非常適合作為學習的素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