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適合街頭演出的音箱瓦數

街頭演出常見音量問題

常見街頭藝人演出時,會有音量失控的問題;有些是因為聽不清楚自己的聲音,有些是覺得音色不如預期...種種原因弄到最後,常以「音調大量」作為解決方式,其實增強音量不是萬能,需要從街頭演出的空間、觀眾等諸多音色做綜合考量,找到一個平衡的解決方案。

由於這編文章內容會牽涉到部分聲學的知識,為了真正能為讀者解決疑問,在此繞開專業名詞,以簡略而正確的方式做概念說明。

開放空間特質

無論在公園、廣場,或其他性質的街頭演出,大部分會使用到的都是開放空間,這裡說的開放空間有幾個條件是:

  • 非室內
  • 沒有建築頂部
  • 近距離內沒有牆面
即使如二二八公園舞台、大安森林公園舞台,也算是半開放的舞台,與真實街頭演出的狀況不同。

「聲音反射不反射」很重要

開放空間有個音廠方面的特質,就是聲音容易消散,不經由建築頂部結構反射聲波、也不會有四周立起的牆面反射聲波,須以這樣的狀況為基礎,進行本文後續的說明。

由於聲音不反射,在聽覺上會有「聲音容易消散」的特質,也可形容為「聲音比較乾」,「延音比較短」;另外,在發聲體力度相同的條件下,音量也會比在室內來得小。

街頭也是樂器的一部分

許多人在街頭演出時,是抱著「在街頭呈現腦海中的理想聲音」這樣的想法出現在街頭的,大誤!

我常對學生說「空間才是最重要的樂器」,空間對音色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演出者須對街頭的空間性質具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與經驗,才能明白在街上能把聲音呈現到什麼狀態。

由於沒有適當的殘響,加上周遭可能充滿吵雜的環境音,假設想在鬧區中呈現細膩精緻的古典吉他彈奏,是不是太強人所難了?或想要在空曠場地呈現原樂器在教堂中的悠揚殘響,也非常困難。

因此,街頭演出者需要有個體認:

「街頭也是樂器的一部分」而不是自家練習般演奏。

有些優秀的街頭表演者,甚至能讓環境聲與演出結合產生加分的效果。

觀眾的距離

有些時候因為演出者的個人特質、有時因為每個地區觀眾的習性不同,演出時觀眾與演出者會自然產生「距離上的默契」,自然而然地將演出者圍在中心,有時這個圓(或半圓)很大,有時很小;然而愈小的圓愈有利於聲音上的表現。

當觀眾圍起的圈比較小時,與演出者的距離小,聲音容易被聽見,演奏(演唱)的細節也比較容易被感受到;反之當觀眾圍起的圈太大,與演出者的距離也拉大,即使用大瓦數的擴音器讓大家都聽見,而演奏的細節仍可能流失或比例失衡地過度放大。

為了避免距離太大而造成的失真,有時街頭演出者面臨到考驗:需將觀眾聚攏,創造出較小而適當的開放場域。(仍視演出性質而未有定論)

這樣的變數(觀眾距離)也影響演出者的瓦數考量:要想辦法聚攏觀眾,以小瓦數給他們好音質?還是乾脆用大瓦數喇叭讓大家都聽到?

示意圖:演出者在在圓心,白色圓形為觀眾圍繞的位置
不同顏色線條表示不同音頻 有不同穿透距離,
愈離演出者愈遠聽到的音頻愈不完整,也愈接近噪音


大瓦數喇叭的困擾

音樂中的聲音是由諸多不同音頻融合而成,隨著音樂進行,不同音頻的比例會一直變化,每一種音頻由於波長不同,因此能傳送的距離也不太一樣,這點是必須知道的。

當演出者以大瓦數喇叭將聲音播送給在場的觀眾時,當觀眾能聽見比例正確的音頻,也表示有不同比例的音頻傳送到更遠的地方,即使不想聽音樂的路人、在遠處草坪野餐的家庭...也都聽到了,而且聽到的是不完整、殘缺的聲音,這樣的聲音通常不讓人感到舒適。

就街頭、戶外演出的性質來說,應讓場域內的觀眾享受到好聲音,讓不相干、場域外的人能保有聽覺與情緒上的自由,畢竟,沒人有必須聽演出的義務,但這樣的認知在我們社會裡還不算普及,以至於公園裡的孕婦、老人與孩子們仍為了假日家庭活動,忍受著過量的街頭演出噪音。

空間性質

為了說明空間性質的差異,在此舉幾個例子提供讀者做參考,但仍需親身經歷在這些空間演出過,才能明白聲音上的差異。

完全開放的空間-聲音快速消散

像是開闊平坦的草地,如台北的河濱公園草皮、大湖公園草地...這樣的地形,除了四周沒有屏蔽或牆面以反射聲音,連腳下的草地與土壤都不太反射聲音(反射也不容易被觀眾聽見),這樣的空間型態聲音最乾、延音最短,觀眾聽到的音量也最低,



開放空間示意圖:聲波反射最少


碗型空間

演出者在碗形底部,觀眾則以圓形或半圓形,一層一層漸遠漸高地圍繞著演出者;這樣的空間是我認為最適合戶外演出的空間;因為演出者周遭漸高的空間結構,能適量地反射聲響,又同時讓一部分聲波向上消散。

當然,所謂的碗型結構只是個簡略的說法,實際上能衍生的型態很多,聲音的效果也不太相同;像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露天舞台也算是半個碗型結構,觀眾席所在位置在小山坡上,一方面還能阻擋部分聲音穿透越過觀眾席,是我很喜歡的空間形狀;在許多公園都有類似大小不一的設計。

碗型空間示意圖:較合理的聲波反射次數

單獨牆面

有些街頭演出場域,在演出者身後有一面牆,如果是水泥材質的話,特別能反射聲音,雖然不如碗型結構那麼均勻,卻比完全開放的空間好上不少;這樣的空間中,正對著牆面的觀眾能聽到的聲音會比較大聲而音頻也完整一些。

這樣的空間只要將喇叭的擺位稍作調整,就能讓聲音的狀況好上許多,我建議的做法是使用地板監聽(將喇叭直接仰角放在底上),放在牆與演出者之間,既能讓觀眾聽見,也能作為演出者的監聽,基本上適度靠近牆角,能使聲音稍微集中,對應小範圍的演出群眾是堪用的;如要對應大範圍聽眾,則需要用到立式喇叭架,但空間的特性就沒那麼明顯。

如果用陣列喇叭,擺位的差異會再小一些(隨便擺也差不了多少)。

單面牆的空間示意圖

對立的牆面

有如在巷子裡的空間,演出的殘響會比碗型空間再多一些,是很適合吉他彈唱的空間型態,聲音會在兩面牆當中反射、向上消散;演奏的Reverb效果不必太多,不然聽起來容易油條、匠氣。

然而這樣的空間若用做大音量樂器的演奏,如爵士鼓,或用大瓦數音箱...較多的殘響易使聲音聽不清楚(一般說太轟、模糊),如果演奏者聽不清楚,不明就裡地調大音量,就會成為聽覺災難,萬一使用者習慣性用很多殘響類效果(Reverb/Echo),還會更慘。

這樣的空間中,需注意適當的音量總比想像中所需的要少一些,當音量調整好之後,再安排殘響效果的參數,如果牆面間的距離不大,殘響的量不要太多;牆面間隔遠時,如覺得聲音不清楚,調整等化器的中頻或高頻,多一點點就夠了。

對立雙面牆的空間示意圖

著名的災難性例子-西門町的街頭爵士鼓

爵士鼓已經非常大聲,如果演出者不習慣控制力量與音量,用電子鼓可能比較好些。

曾在西門町見過(6號出口附近廣場)爵士鼓演出,由於位置太靠近後方大樓,使得大樓的樓面與騎樓成為讓聲音過反射與停駐,成為巨大的轟鳴(令人難受的那種)。

我曾了做實驗,親自去到現場做爵士鼓的演奏,比較適合的位置是靠近中華路那一端,因為空間比較開闊,鼓的聲音會比較乾一點,雖然與多數人想像中的音色不太一樣,但其實,這才是真正的街頭節奏音色。(當然這樣的型態與空間是不需要任何音箱的)

合用音箱的瓦數

現在來說音箱的瓦數,一般會以瓦數作參考來判斷這顆音箱能發出多大的音量,但人類的聽覺感受到的音量不僅取決於聲波的振幅大小,也取決於音頻的分佈狀態,同樣的瓦數,有些音箱會感覺更大聲,理解到這點,在選擇時,瓦數只能做參考。

整體而言,街頭演出者很難不在器材選擇方面繳些學費,總要實際嘗試演出之後,暸解自己的演奏聲音屬性、觀眾反應、適合的演出空間,最後整合出一個平衡而且可行的方案;畢竟在一開始理想中的演出與實際上可行的演出,兩者間常存在不小的差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