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音樂水準比較台灣高?

真正有生命力的音樂型態,卻不一定為主流價值認同。


音樂的聆聽屬性

從年輕玩音樂的時期,朋友們聆聽的音樂屬性就能簡單地分成幾個種類:

  • 西洋流行音樂(歐、美)
  • 國語流行音樂(2000年後多稱華語音樂)
  • 日本流行音樂
  • 廣東歌(粵語,其實多以香港地區的流行音樂為主)

遲來的台語音樂

上列是我年輕時朋友圈的音樂聆聽屬性,年紀稍長才意識到成長的文化中,早有台語流行音樂與台語老歌的存在,但因為台灣過去的語種歧視與文化隔閡,這塊音樂領域較少年輕人投入其中,直到90年代之後逐漸改觀。

語種之外-聆聽維度的延伸

多數人聆聽以流行音樂為主,也侷限於流行音樂;而「學習樂器」是另一個機緣,得以透過演奏體會到歌曲裡的亮點(可能是一句好聽的旋律或巧妙的節奏),為了探索更多音樂中亮點,因此將聆聽範圍延伸到流行音樂以外的種類:
  • 往舊時代延伸的音樂,如西洋老歌、國語老歌、台語老歌或各語種老歌...
  • 往其他民族文化延伸,如古典音樂、宗教音樂、拉丁音樂或各地民族音樂...
  • 不同樂器為本位,如鋼琴、管樂、電子音樂、打擊樂器、弦樂...

(這些延伸與探索經歷,會在其他文章中陸續分享)

韓國音樂的竄起

而近年韓國的流行音樂也在主流音樂市場中佔有重要位置。
音樂市場的版圖一直在變,但有些本質上的狀態變動不大,像是日本音樂的質與量,至今仍在亞洲或全球音樂市場中名列前茅;注意到音樂創作本質學能的台灣音樂人自然會注意到日、韓音樂,並從中獲取養分,這是一件好事。

也有這樣的觀點,認為「台灣音樂人不用功、不長進,以至於從亞洲流行音樂領先者,墮落成現今局面,瞧瞧人家韓國、瞧瞧人家日本.....」

因對此不以為然,所以寫這篇文章,說明音樂的發展條件與個體意向關係有多小(台灣音樂的發展歷程將在其他文章中討論)。

音樂不是賽跑 

首先,音樂不是一種競賽跟比較,其價值與成就不是單向的,因此我不認同「以美式音樂價值為標準,批判台灣的音樂成熟度不如日本」

音樂關乎藝術、關乎文化,不是賽局也不是經濟發展,音樂(藝術與文化)受到歷史、政治、社會發展影響甚巨。

以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時間分隔點,戰後的台灣,持續受到戰爭威脅與政治封鎖,一直到80年代後期才解嚴(這是全世界最長時間的戒嚴),對音樂創作與發表諸多限制;

而日本在二戰後對美國門戶洞開,對歐美的文化(包含音樂)接受度高,若對照社會學中「青少年概念」與「搖滾樂文化」起源的年份,日本社會在Elvis、Beatles...竄起的時候,就同步接受此流行文化,而台灣在同時期投入西洋流行音樂的人或樂團總數極少。

早期台灣樂手照片「電星樂團」(Sound Paul收藏)
左起:陳孟源、陳體強(左上)、李勝洋、熊湘玲、溫興祖(右上)、陳啓義、關建華

接受自己有那麼困難?

在台灣的音樂人,的確養成環境與資源不如日本,但這並不是少上了些音樂課,少學了樂理或音樂人不認真,而是整個社會看待音樂的方式所導致。

在台灣,音樂生猛存在的方式不是爵士樂酒吧或政府補助才跑得動的音樂活動,屬於台灣、具有生命力、能獨自存活並發展可運作模式的音樂產業,是KTV、廟會音樂、電子花車、廟埕前的歌仔戲、胡撇仔、布袋戲...這些音樂與表演藝術,都有其文化脈絡以成形為目前的樣態,也有其穩定的消費族群;但是主流媒體、藝文界、知青文青的視角無視(歧視)這些音樂,導致資源不正常地投入於「沒有根」(或淺根)的音樂型態。

所謂「沒有根」

就是沒有補助、沒有免費,觀眾就不會去消費、演出者就活不下去的音樂型態。

以餐飲做比喻,若掌握資源分配者眼中,認為法式料理才是王道,於是投注資源補助台灣的法式料理業者、舉辦法式料理節、法式料理金獎、使群眾偶有免費的法式料理嘉年華可以享用...這真的能產生改變嗎? 

走出會場的台灣人們仍會在傍晚聚會於熱炒店、夜市,那才是屬於台灣人的飲食文化...音樂也是這樣,生活習慣會決定樣貌。

因此,音樂教育者與產業工作者都必須認識並避免:以本位主義進行批判所造成的盲目與扭曲。

光是在亞洲,有豐富活潑音樂文化的可不只是日本;印尼、菲律賓、泰國...許多國家的音樂都相當成熟豐富,不只能巧妙運用西方音樂元素,也能適當揉入其文化特色,如果只看西方音樂元素而無視自身文化特質,做出來的音樂恰如現今的韓國流行音樂,在「根」的方面基礎較淺,是一種成功的商品化音樂,但不會是撫慰人心、直達靈魂的那種。

要討論日本的音樂產業發展,即使用幾篇論文的規模也不一定能全盤說明,在此僅就我的觀點作說明。

若要客觀比較日本與台灣音樂水準,的確存在著差異,特別在幾個面向:

  • 音樂商品多樣化
  • 消費力度(消費熱衷程度)
  • 商品精緻程度
  • 執行能力(包含創作、前後期製作、行銷)

日本的音樂產業水準為何較高

與其就上述面向作批評,不如將重點放在「日本的音樂產業水準為何較高」,以暸解現象形成的原因。

西化所牽動的豐富文化底蘊

文化幾乎可作為大部分社會研究的切入點。在亞洲(遠東地區),日本是較早西化的國家,若將「明治維新或黑船事件」視為西化的開始,其開始的時間比台灣早上許多;許多西方音樂運作所需的軟硬體的基礎相對完備。

不妨想像一下:

  • 在1900年的台灣要找間音樂廳做演出(或找大提琴老師);相較在日本,哪地方可能性高一些?
  • 在1950年的台北要聽見爵士樂的可能性高些?還是在東京?

較早西化所帶來的文化融合,連帶使視野與內涵趨向多元、複雜程度較高,在各方面所造成的影響是:新事物被扼殺的機率比較低一點。

二戰後美國文化強勢影響

這是最直接影響日本音樂發展動能的近因,用最直接的比較來說明:在日本,很多老爺爺年輕時聽的就是50年代、60年代的搖滾樂,這些西方音樂在當時是無縫接軌地進入日本青少年的生活;戰後搖滾樂與青少年文化的崛起,廣泛地發生在歐洲與美國(這是一般來說的認知),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

戰後搖滾樂與青少年文化的崛起,
廣泛地發生在歐洲(非共產國家)與美國,以及日本。

文化所牽動-消費習慣\投入資源的程度\產業多樣性

而這種老爺爺時代就存在的音樂,伴隨家庭教育、生活、消費、傳播媒體,早就深入民眾的文化基因之中。

但對同時期(戰後的20~30年間)的台灣來說,人們所面臨的是截然不同的環境,持續面臨戰爭威脅與言論審查,生活中不僅鮮少西方音樂的存在,就連音樂的存在都顯得奢侈,因此音樂的商品化、商業化、普及...都與日本分屬不同時空;與其注重音樂,更多人寧願將注意力放在生存與飲食,這也部份地解釋了:為何台灣的小吃文化發展蓬勃(有限的資源都放在這裡了)。

市場規模/經濟規模

從經濟學與社會的角度看,一地的經濟規模也相當程度地決定產業發展樣貌:五千人、五十萬人、五千萬人,所支撐的產業數量必然大不相同,日本人口總數長年超過一億,近年數據為一億兩千六百萬(台灣人口數尚不足其零頭),因此能養活較多音樂型態,再舉個例子:

如果每年,每一萬人才有一人願意消費我的音樂產品,在台灣,我的市場是一年兩千三百人,在日本則是一萬兩千六百人;理論上,一樣冷門程度的作品,在較大的人口基數的市場有較多存活機會;如果再考慮到國民所得與消費力,差距將更形明顯。

產業多元與社會多元對產業的好處相當複雜;在(日本)傳統音樂產業人才過剩、加上經濟泡沫化的時期,致使優秀的音樂從業人員與畢業學生,將所學投入其他非傳統通路,例如動漫音樂與更多樣的音樂應用;致使相關的產業產生質量或形式的演化...

這是個聊起來沒完沒了的話題,必須將論述截斷了,寫到這裡也只是提起一些談話頭,還沒提到音樂人的性格、民族性與各種條件差異;但已足以支持我要說的:

台灣的音樂產業呈現現今的樣貌,有其複雜的背景因素,若忽略這些因素,直指台灣的消費者淺薄、直指學生懶惰不認真、直指現狀為錯誤.....既無必要也無濟於事;世界很大、人生很短,讓音樂在短短的人生中發揮美好作用,這樣就夠了,很在意成就與比較的話,更應投入競技類型、可量化的事業才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