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把原型吉他談樂器的價值

收到一把原型吉他

 朋友送我一支吉他。這是高中時期就認識、一起玩音樂的朋友,後來他專注於吉他類樂器的設計與製造,從精品手工琴到知名大廠的生產線控管,都有他涉足的痕跡,到這幾年他創立自己的吉他品牌。

送到我手上的這把琴,是他設計的其中一款原型吉他,所謂原型吉他(Prototype),就是從設計圖轉化成實體的第一把吉他,上面連Logo都沒有,他直接稱作「樣品」,很不浪漫的名稱。


只有少數人有機會接觸到的原型吉他

生產者與消費者想的不一樣

透過原型吉他的誕生,設計者能具體知道:

  1. 在腦海中所想像的與實際產生出的樣品有多大差距?
  2. 目前生產端的製作能力能否符合預期?
  3. 這樣的產品在市場上能定價多少?
  4. 同樣的產品定價與市場定位有多少競爭對手?
  5. 這樣產品的市場有多大,預期的市場佔有率有多少?
  6. 要滿足這樣的市場佔有率,要多高的生產成本?
  7. 更多其他考量
根據這些考量,決定細節修改,甚至重新設計;最壞的狀況就是放棄這設計、放棄生產。

看完上述的說明,不難發現這當中沒有多少浪漫的成分,也不像許多樂器愛好者所想像的那樣:「盡力做出一把吉他,將品質做到最好,然後推到通路上銷售」

有時設計者被迫要使用較便宜(或更高級)的零件,目的不一定為了音色,可能是為了外觀上的競爭力;有時則因為生產端的條件限制,例如上漆能力、生產線的粉塵控制...種種原因而改變設計,綜合成品與市場考量,試圖找到「平衡」與「利基」。

如果實際呈現的產品就代表每個生產者的能力極限,盡力做到最好,最好的做工、音色、設計...那麼許多中間等級、理想的初階產品都會從市場上大量消失,市場也會萎縮。

至於消費者這端就簡單多了,算算手上有多少錢,找到預算內最喜歡的吉他買下去就對了。

關於收藏價值

也因此,樂器的夢想成分是包含在「行銷」到「消費、擁有」這兩個端點之間,擁有過多的器材、以收藏為出發點的購買...大部分的消費在一段時間之後都會面臨價值萎縮、使用率偏低等問題;看二手市場上的高階樂器數量就知道,它們被買下來到主人家裡靜靜待個幾年,被彈奏個幾次之後,在某個時間點被轉售。

真正具有增值、轉售獲利潛力的樂器非常少,比在台北路上遇到長頸鹿的機率還低。

另一種收藏價值則在於樂器對個人的特殊意義,例如:來自重要親友的餽贈、見證人生重要時刻或時期...這樣的收藏價值又另當別論,這是情感上的價值。

樂器的真正價值

如果購買吉他(或其他樂器)的人,在購入的同時就想著殘值、轉售、收藏...對當事人來說,這是很可惜的事;對整體玩音樂的圈子來說,這樣的情形佔大多數的話,就有點可悲。

因為樂器的存在價值是被演奏(Play),透過演奏,讓彈奏者得到快樂與滿足,甚至不需要很高超的技巧,即使觸碰一件陌生的樂器,聽它發出聲音,這樣簡單的動作就能引發開心的感覺;如果有好一點的技巧或經驗,甚至可以產生好聽的旋律、節奏,讓聽到的人產生共鳴與感動。

這樣簡單的事情比起上台演出、證明能力、刷存在感、考取認證...都來得有意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