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階段的演奏姿勢建議 - 爵士鼓自學課程


 本課重點有兩部分:

  1. 理想的演奏視角與姿勢
  2. 合理的器材架設位置

鼓手常見的背部傷害

可能練習或上課時太過專注,許多鼓手忘記良好的姿勢與演奏習慣,在身體柔軟度較好的時期尚且沒有問題,一旦年紀漸長,或是久沒運動柔軟度較差時,不良姿勢帶來的後遺症開始出現。

最常見的問題出現在背部,演奏沒多久便開始酸痛、緊繃,通常休息個幾天可以好轉,但如果反覆出現不適,建議看醫生,並且養成穩定運動的習慣,例如瑜伽、快走,都是對鼓手很好的運動。

而鼓手們若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合理的鼓組架設」,更能讓演奏對身體造成的負擔減輕,不僅能降低傷害,也能夠持續練習較長的時間,除了肢體運用的效率也會提高。

常見的演奏視角問題與調整方式

許多初學的鼓手看到爵士鼓的時候,是把「一組鼓」作為單一樂器的,這與我一再強調的「爵士鼓是許多樂器的組合」有所不同。

在演奏時,部分鼓手容易把視角正對著「一組鼓」,彷彿以大鼓為鼓組的中心,而人的視線就正對著大鼓的方向;然而演奏的大部分時間裡,鼓手的右手與左手持鼓棒交叉,右手敲擊Hi-hat而左手演奏小鼓,這樣的姿勢會使鼓手的上半身略為向左轉,而下半身則維持向著大鼓的方向,此時背部的肌肉處於扭轉的狀態,無法維持放鬆、也無法保持最佳彈性;長時間演奏下來容易疲勞並累積成傷害。

理想的演奏視角

應該「面對著小鼓」而非面對整套鼓。當鼓手面對著小鼓,使小鼓位於左右膝蓋之間時,左右腳自然放下、感覺最舒適的位置,就是大鼓踏板與Hi-hat踏板該出現的位置。

而這樣的理想位置會使得鼓手在演奏時,鼓組的位置略偏身體的右側(以慣用右手的演奏者為例),至於偏右到什麼程度,則視鼓手的身形、演奏習慣、鼓組型態而各有不同。

調整方法

每個鼓手調整鼓組的方式各有不同,如果演出場合常與其他樂手共演的話,調整方式應儘量簡便,以省下時間用來彩排,而這些調整的程序需要經驗的累積,加上實際體會,才知道自己身體最舒適的狀態,不妨在練鼓室摸索看看,進行各種微調以暸解自己的身體。
以下介紹我的鼓組調整原則:
  1. 儘量不動大鼓與踏板位置
  2. 決定小鼓位置
  3. 決定Hi-hat位置
  4. 其他部位(鈸、Tom的調整)
由於鼓組中移動最麻煩的是大鼓,原則上我會避免移動大鼓,所以大鼓、大鼓踏板是保持不動的。
根據大鼓踏板的位置,決定坐著演奏的位置與角度之後,再將小鼓放在鼓手的視線正前方;小鼓放定後,再根據左腳的位置放置Hi-hat。

變數

以上的做法仍會有些變數,例如身體最舒適的鼓組位置擺放完成後,卻可能發現Hihat太遠或太偏左側,有些鼓手的演奏風格(例如大量的雙手16分音符Hi-hat)會想要把Hi-hat往左前方調整,但這麼一來左腳的位置就不是最舒適了.....這是一個取捨,「要好打到什麼程度?而讓身體將就到什麼程度?」這樣的取捨向來沒有標準答案,也因鼓手的不同時期而一直有變化。

坐姿高度

除了「鼓手的視角、應該面朝何處」這樣的考量之外,對於坐姿高度也應摸索;撇除身高差異,每個人適合的座椅高度有不同程度的範圍,從低位到高位各有不同的演奏手感(腳感)。

重心位置

如果鼓椅位置調得低,鼓手的手臂揮動與雙腿踩踏會造成大幅度的重心橫向轉移,外觀上可察覺身體前後晃動加劇,背部的肌肉也因此用上更多力量以維持身體平穩,這樣的動作較容易累,但有的人喜歡這樣來增強大鼓踩踏的力量。

如果坐得高一些,鼓組各部件與鼓棒揮動軸心的相對位置改變,有更多上到下的揮動方向,重心前後晃動較少,但需考慮到鈸與Tom Tom的相對高度,有的人喜歡上下方向的移位多一些,有的人喜歡橫向移位多一些,得花上一些時間找出平衡的設定。

對小鼓

無論坐得高或低,小鼓都不要放得太低,我建議約比大腿高出一到半個拳頭的高度,原因是敲擊的時候若小鼓位置太低,握著鼓棒的手可能會敲在腿上,無論是舒適程度或演奏的順暢度都受到影響,特別是Rim Shot的時候角度就更不好抓。

Hi-hat vs 小鼓

這兩者間的高度差距也很重要,有些鼓手需要較大的高低差,好讓敲擊小鼓的左手有更大的揮動空間,有些鼓手則偏愛相近的距離,方便小鼓與Hi-hat之間的移位(或有其他原因)

其他器材的位置
至於其他器材的位置,變數就更多了,因為喜歡的鼓組設定不同、演奏習慣不同,因此將在後續針對各項樂器部件(如Ride、Crash、Tom-Tom)分開討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