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課程說明「沈老師的 兒童音樂課程 進行方式」

由於我的教學方式與進度安排與大多數的音樂老師不同,所以需要這篇文章,為了讓家長更暸解我的教學理念與課程進行方式;以讓孩子能夠從課程中得到更長遠的正面影響。

上課之前,需與家長建立共識:小孩之間存在著個別差異,這差異甚至大過成人之間的差異。
也因此,沒有任何教學方式能夠對所有孩子產生相同效果。

基於這個基礎(孩子的個體差異),教學者需要一段時間以觀察、找出適合的教學方式。

依我的實務經驗,目前將我(對兒童)的音樂課程分為幾個階段(要點):

  1. 相互認識、適應、熟悉環境
  2. 建立溝通模式
  3. 創造動機
  4. 享受成就感
  5. 適當的挫折
  6. 更積極地投入
  7. 切換不同的思考角度
  8. 自信與創造
  9. 音樂溝通
這些階段不是必定的順序,因孩子的個性不同,有的階段或長或短,甚至可以跳過;
有時可以同時進行不同的階段。
有時則要走回之前的模式。 畢竟人性深奧難懂,若依成人的意志強行灌輸,容易連帶負面影響。

從上述的幾個階段中,看不到關於「技巧、理論」的內容,雖然在實際進行的課程中,會帶到演奏技巧與簡單的理論,但我主張兒童的音樂課程不該著重技巧,而應該著重在「音樂對人格、行為的滲透」

過度偏重技巧的音樂課程,比較像是「才藝」,屬於匠人思維;若希望音樂課程的影響更深入,得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看。簡單分述於下:

相互認識、適應、熟悉環境

孩子在很多方面像小動物,對於新來到的環境、剛接觸的人 可能抱有戒心(或好奇心)
一開始的課程目標會著重在:「讓孩子在上課環境中能感到自在」
因此,順著他或她的步調,也順其角度,以認識新的人、事、室
這時候家長在現場陪同是有幫助的,但有時家長比較心急,而從旁督促孩子;這雖然出於協助老師的善意,但實際上可能讓孩子壓力更大

家長可能會有種感覺:孩子在家裡可不是這樣的,怎麼一到教室就變了...
這正是因為他她還沒感到自在,「得先找到自在的狀態」

我們(家長與老師)需意識到,讓孩子有「不作反應」的權力,當孩子可以不作反應而不受壓力,才有可能放鬆下來;

同時老師也需找到能夠引起孩子回應的方式,這方式愈簡單愈好,例如用點頭來代替回答;我常用的方式是用一個聲音好聽的鈴,讓比較內向的孩子用按鈴代替回答。

具體的例子:
在第一次見面之前,需要知道孩子的稱呼方式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要主動向孩子打招呼,並「正確地稱呼對方」;而非以家長為主體,把孩子放在附屬的順位,這會讓孩子有躲在家長身後的可能。

接下來表示正面的情緒,歡迎 但不要過度強烈,老師的「態度輕鬆」是很重要的

進入學習空間以後,簡單地介紹空間
「這裡就是我們一起打鼓的地方,有很多鼓跟奇妙的樂器...」

說明課程中將發生的事:
上課的時候我們會一起聽奇妙的歌、玩奇妙的樂器... 啊?你不喜歡奇妙的歌嗎? 那我們先聽你喜歡的 或我喜歡的歌...

簡單的上課規則:
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喝水或想休息一下,可以跟老師說,或者按這個鈴,我們就會知道你想暫停... 如果你不想上了,就搖這個鼓... 現在我們先試按看看...
當我希望你安靜一下的時候 我會敲這個鑼...

建立溝通模式

除了最簡單的機制,讓孩子表現最簡單的意願(暫停、休息等等)
引發孩子更進一步回饋,是很重要的,但不要把門檻設訂得太高、太難,讓對方能輕鬆地表達,並引發討論,最好是導向音樂。

具體的例子:
為什麼頭髮這麼濕,剛剛體育課下課喔? 你們賽跑嗎?
最近有看什麼卡通嗎? 主題曲好聽嗎? 難聽?! 我馬上聽聽看...

創造動機

這裡指的動機是音樂方面的,無論是聽音樂、演奏一小片段,引發孩子願意演奏的動機。

我最常使用的是「互動式演奏」(概念來自Drum Circle)
形式非常多元,其中一個例子:
與孩子一起數1~4的循環,然後以指定的樂器聲音,代替其中一個數字,雙方以此進行合奏;並觀察孩子在倦怠感出現前更換模式。

隱藏在其中的是特定節奏型態,在過程中讓孩子習慣四拍循環的機制與節奏型態。

以上是為了創造初步的演奏動機,逐漸能發展得更具音樂性時,就能套用特定音樂片段,使動機更加強烈。

待續.....

享受成就感



適當的挫折



更積極地投入



切換不同的思考角度



自信與創造



音樂溝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