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幾歲開始學爵士鼓比較好?孩子沒有節奏感怎麼辦?怎知孩子有沒有節奏感?
有時因為孩子活潑好動,有時因為孩子喜歡街頭藝人打鼓的樣子...
各種原因開始了兒童爵士鼓課程;
在家長把孩子帶到音樂教室報名爵士鼓課程之前,
我想先分享些觀念,有助於父母親暸解課程,
並依此為孩子做出最適當的安排。
參考閱讀:「如何引領學齡前孩子學習音樂?」
各種原因開始了兒童爵士鼓課程;
在家長把孩子帶到音樂教室報名爵士鼓課程之前,
我想先分享些觀念,有助於父母親暸解課程,
並依此為孩子做出最適當的安排。
參考閱讀:「如何引領學齡前孩子學習音樂?」
爵士鼓課程-不只訓練敲敲打打
爵士鼓是演奏概念非常複雜的樂器,鼓手像個指揮、像個Band Leader,操控多個聲部合成一個打擊樂團;好的鼓手不只能做到節奏流暢,還能讓創意透過演奏呈現,使聲響帶有音樂性(音樂的戲劇張力)。
適合兒童演奏的爵士鼓 在高度、踏板擺放與各器材部件相對位置等,都需特別調整 市面上合此條件的爵士鼓組不多,即使有,音色也差強人意 使用好的器材、好的音色,對聽覺品味有重要的影響, 審美角度一旦毀於起點,要日後重建是非常困難的。 |
學習有先後順序
好的基礎爵士鼓課程,該培育下列幾項能力:
- 聆聽與品味音樂
- 感受並了解節奏
- 表現單聲部節奏
整合上述能力,再深入演奏的領域:
- 多聲部節奏訓練
- 四肢協調訓練
- 四肢獨立訓練
- 時間感與節奏感啟蒙
- 啟發思考與創造
兒童爵士鼓課程的四個環節
除非學生已經是職業樂手,才對他(她)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術的灌輸,但這類資訊都有時效性,演奏的技巧與觀念每個世代都不同,只有音樂本質不會改變,讓孩子學太多演奏技巧(而忽視音樂本質),是本末倒置的。
但孩子卻沒有成人那般豐富的音樂體驗,讓演奏技巧走在音樂體驗之前,孩子只會受到動作訓練而缺少感受培養;對孩子而言,爵士鼓適合作為音樂學習的媒介,而不是目標,重點不在於能演奏得多厲害,而在於透過打鼓增進音樂能力(感受、思考、創造)
該聚焦於:
- 感受音樂
- 對節奏產生反應
- 能Play節奏(用「play」比「演奏」貼切)
- 組織節奏(開始學爵士鼓)
這還沒提到要喜歡音樂與節奏,也就是說,就算被逼著來學鼓,也起碼完成前三個環節,這樣的學習才有意義;嚴格來說,前三個環節所學是為了彌補「文化養成」的差異。我們社會的音樂養成少了什麼?
爵士鼓是來自美國的音樂文化,要學到其精神與美學,需暸解美國音樂文化的養成方式:孩子們從家庭聚會、教會活動、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接觸音樂的機會,舞蹈、唱歌是多數人生活中很自然存在的事物,在正式學樂器之前,早已受了長時間的音樂薰陶,這與台灣社會的養成環境有很大不同;
在台灣不太鼓勵孩子自由探索聲音與肢體動作,大人也不太自在地唱歌、跳舞,對於音樂,總視為 用來表演拿分數爭表現的形式,不習慣放開心去感受、交流、分享,也因此學習樂器被等於學習音樂,事實上受了樂器訓練的比重太多,音樂學習的比例太少;
學音樂像學料理
想像學習的不是音樂而是料理,如果不懂得吃、味覺也不開竅,只學刀工、器具使用,一切照食譜操作...是作不好料理的。音樂也是一樣的道理
也正因我們社會與美國社會的音樂養成方式不同,若要學習美式的音樂文化,須從課程中做設計,來補足文化養成中缺少的部分。
參考:
適合兒童的節奏樂器
如何陪孩子經歷這四個環節的成長?
家長是最好的音樂老師大人不一定要走在孩子前面,但要陪伴著孩子進行學習。
感受音樂
「聽」是最直接感受音樂的方式,只需讓孩子生活在有音樂的環境,不需要選擇特定時間或特定曲目,不要限制孩子的動作或反應,也不要影響孩子去迎合家長的期待,只需讓孩子「習慣」在生活中理所當然地聽到音樂。陪伴之必要
並非把音樂放出聲音,讓孩子待著聽就算是感受音樂,最好能與家長一起進行,這模式可能是:做菜時聽音樂、沖澡時唱歌、開車時聽音樂、聊天時討論最近聽了什麼曲子...由大人開始行動,與孩子一起聽、唱、感受,不要勉強孩子做大人做不到的事想讓音樂進入孩子的生活,大人得先讓音樂進入自己的生活。對節奏有反應
聽不同風格的音樂,會使孩子對節奏有不同反應方式。節奏不只是聲響,也是力量的藝術,喜歡運動與跳舞的孩子對節奏容易有反應,給他們樂器類的玩具也是好方式,像是鈴鐺、各種鼓類玩具...
不用貴(更不要一按鈕就跑出品質很差的兒歌與京片子童謠那種),要簡單、能敲敲打打發出聲音的最好;不過,台灣人的文化裡不鼓勵孩子敲敲打打,如果您也對敲敲打打的活動忍受力不高...
家長要先克服自己這關
並能陪著孩子一起玩,可從親子一起上的音樂課程作嘗試,這可不是把自己放在監督者的位置,而是放在「一起玩音樂」的角色,也需持續課後參與。「Play」節奏
前面兩個環節是(最重要的)啟蒙,接下來才是接觸樂器的時候,除了量身打造的音樂課程之外,連鎖的打擊樂教學系統或Yamaha的幼幼班課程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此時也該迎來孩子的人生第一件樂器,只要簡單好控制、預算無負擔的樂器都很好,而手鼓是我認為很適當的啟蒙樂器。
以下是建議學手鼓的原因:
比起爵士鼓-手鼓很直覺
不需透過鼓棒來表現腦中的節奏,有時腦海中的聲音很棒,但控制鼓棒的技術不夠純熟,演奏出來的節奏往往不如想像中好。手鼓的單一聲部形式
可增進協調性,也讓孩子專注在Time Feel的培養。良好的Time Feel對任何音樂學習來說,都是絕對優勢。
然而,並非所有家長都有時間,為小孩進行全面的生活陪伴,一套為台灣社會文化而設計的教學模式有其必要,在課程中將四個環節的元素整合為一,孩子學的不只是演奏爵士鼓,更透過聆聽、感受與討論,達到音樂啟蒙的狀態。
手鼓合奏對人的身心效果
能提升專注力、觀察力、意識到和諧與均衡的精神、避免自我意識過度放大,能體會合群的感覺。組織節奏
基底厚實才能長遠
「組織節奏」是正式學爵士鼓的階段,在台灣因為音樂養成方式缺少前三個環節,一下子直接開始學習爵士鼓,會跳過太多基礎,並非學生或老師不認真,實在是基底還沒累積夠,路很難走遠,也不容易學得深,往往停課一陣子後,都還給老師了;除非玩音樂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並非所有家長都有時間,為小孩進行全面的生活陪伴,一套為台灣社會文化而設計的教學模式有其必要,在課程中將四個環節的元素整合為一,孩子學的不只是演奏爵士鼓,更透過聆聽、感受與討論,達到音樂啟蒙的狀態。
了解節奏之後,音樂隨手可得
進音樂教室前-家長該暸解的事
有時家長想問:
直接付學費,把孩子交給音樂教室行嗎?
您需暸解的是:
沒有人比您對孩子的影響力更大
暸解課程安排與學習狀況有助於關心孩子的成長狀況
沒有人比您對孩子的影響力更大
暸解課程安排與學習狀況有助於關心孩子的成長狀況
課程的第一階段是「適應」
關於學齡前的孩子
(有時也包含小學中年級)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立刻學習,對於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人(老師或同學)...
他(或她)需要些時間與空間來適應;有時大人會忘記孩子需要這樣的時間與空間來調適,對於從沒來過的地方、牆上的顏色、未曾親眼見過的器材、沒見過的人(老師)...同時出現太多新事物,會使孩子有不同程度的緊張(也包含好奇與擔心)這需要一段時間,特別是個性比較謹慎小心的孩子,讓她(他)逐漸適應環境、老師之後,才進行下一階段課程。
可能的出現與「適應」相關狀況是:
剛進教室的時候,孩子不敢打招呼,甚至不好意思看著老師的眼睛,需要家長的陪伴;這時因為老師的存在讓他覺得不適應,此時如果家長對孩子要求「要有禮貌、要打招呼、要聽老師的指示...」恐怕會讓他多承受不必要的壓力,也讓課程的第一階段進行較為困難。比較理解狀況的老師,此時不會對孩子有太多要求,因為
此階段的教學目標在於:「讓孩子感到自在」
自在之後,後續的課程才能正常互動,並探索音樂中很觸動人性的部分,這些深層感受層面的事情,沒有放鬆與信任,很難做到;在此階段老師與家長需要有共同認知,才能讓課程進行順利下去,並免於成為孩子排斥音樂的原因;或(更糟地)使課程成為訓練小動物的馬戲團。學齡前課程,家長須考慮是否一起上課
以前述的共同認知為基礎,家長與老師都知道第一階段的目標,上課時若有家長在場會使課程進行得更順利,一對一課程時,有些學生無法與老師單獨相處,壓力太大(註1),若課程「老師對家長」的形式進行,像是:
「老師對家長解說示範,家長試著玩玩看,如果孩子有興趣,
由老師決定在適當的時間點交給孩子操作。」或許就能使情況有所不同。
「老師對家長解說示範,家長試著玩玩看,如果孩子有興趣,
由老師決定在適當的時間點交給孩子操作。」或許就能使情況有所不同。
有時孩子雖對音樂感到好奇,但還沒適應以致於無法自行面對老師,看著家長操作,心理上也能得到某程度的滿足,好像自己也操作到了,等到信任感提升,心情也放鬆了,自行操作的動機會愈來愈強,甚至想跳過家長的順位直接面對老師,此時第一階段的目標基本上快要達成了。
(註1:也因此,團體班對學齡前兒童有適應上的優點,從眾是人類的本性。)
(註1:也因此,團體班對學齡前兒童有適應上的優點,從眾是人類的本性。)
對年齡稍大的兒童
至於已初步社會化的孩子,能夠面對初次見面的大人並進行溝通,他(她)們的人際關係模式已經有基礎的「套路」,情況變得複雜許多,因為這些套路中有許多隱藏不安的目的,若老師沒有辦法看透這點,並適時提出對應方法、隨機調整,那無論孩子再配合、老師再博學,這門課還是很有可能會成為馬戲團的動物訓練。家長該放手
舉個常見的例子:孩子花過多的時間在聊天(而非上課)、陳述自己的經驗,像是玩了些什麼、同學間發生的事情...背後的原因很複雜,可能是單純地健談,或他習慣將談話空間塞滿,以避免處理可能無法招架的問題;在此階段反而要建議家長該「放手」,不要過度干預,最好離開教室,讓老師來處理。
老師的處理方式
並不是一昧地配合孩子的行動,也不是強制中斷其行動,而是在避免建立權威感的前提下,一步步建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人格形狀。人格形狀是什麼呢?
對孩子來說,很多老師都是一樣的,只是長相不同、名稱不同,但是對這些老師的印象都是相同的,A老師換成B老師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因此在這課程中也自然變成行禮如儀的狀態,深層的思考沒有辦法打開。當老師成為非樣板的人
孩子看待老師就像是某位親友或同學,有其人格特質,才能跳脫既定的相處模式,「真正聽懂」並「願意說出」,而非「迎合與遵守」老師的指示,這樣的音樂課所學的,才帶得進孩子們的生命。建立學習模式 需要摸索
團體班課程經歷的是罐頭式的內容,無論面對A群體或B群體,課程內容不會有所改變,這是考慮經營效率及學習成本的結果。
私人課程(一般說一對一課程) 的價值就在於「因材施教」但能因應個體差異到什麼程度,就看老師的教學能力而有所不同,但無論在有經驗的老師,都需要與學生一起「摸索」,才能建立良好的學習模式。
私人課程(一般說一對一課程) 的價值就在於「因材施教」但能因應個體差異到什麼程度,就看老師的教學能力而有所不同,但無論在有經驗的老師,都需要與學生一起「摸索」,才能建立良好的學習模式。
私人課程的學習模式
因應身心狀況與外在環境變化
由於每位學生的狀況都是變動的,每次上課的身心狀態都不同,不適合以灌輸的方式,不分青紅皂白用一樣的方式上課,有時精神狀況好可以步調快一點,有時精神狀況不好,可多安排不傷腦筋的內容,也因應心情好壞選擇對應的曲目來上課。因應個別目標與屬性
有的學生是為了競賽或成為職業樂手而來、有的學生為了培養興趣、有的學生是為了度過人生中的茫然...因此,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課程屬性,有時很多聆聽的比重,有的需要很多實作練習,甚至需要針對單一細項做訓練。
私人課程是一種系統性課程,以下列步驟不斷循環調整,
以確保課程符合需求:
- 建立互動模式
- 確認共同目標
- 調整上課方式
- 享受成果
上課不是灌輸,更不是灌頂,
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
有時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要交給時間,
讓改變慢慢發生。
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
有時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要交給時間,
讓改變慢慢發生。
樂器只是工具,音樂才是目的
在台灣普遍的狀況是教樂器演奏的人多,教音樂的人太少,以至於學習者接觸到的是以「匠人思維」來設計的課程,眼光也多落在:演奏技巧、舞台動作等視覺化的欣賞角度,至於能「聆聽感受音樂」的人就少了,這是不健全的怪現象。也因此,在音樂課程中,「能感受音樂」比「能演奏音樂」來得重要,至少在課程中,應同步培養學生對各種音樂的認識與欣賞能力,同時融合演奏課程,每一步的學習都不只是技巧,都需與音樂聲息相通。
若沒有音樂的聆聽與感受等相關課程,爵士鼓的學習效果將變得淺薄,因為鼓對孩子來說是新奇的物品(特別是學齡前孩童),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他們著迷於樂器的構造及聲響,喜歡透過各種狂敲濫打,好讓器材發出巨響,但這些動作卻沒有與節奏相關的動機,老師也很難將動機導向節奏;
特別是爵士鼓,就像是充滿各色按鈕的玩具,試過所有可能的敲法與聲響之後,變得興味索然,通常,孩子與爵士鼓的緣分也接近尾聲;
除非用逼的,家長逼或老師逼,或有些孩子天生比較服從,而在大人的期望下持續學習,但是,這樣學習是有問題的,缺少正面動力,也難有深度的快樂,此外,因缺少節奏感的養成,學鼓變成沒道理的硬練(像用ㄅㄆㄇ學英文一樣),導向拼揍肢體的動作順序來記憶節奏(本該由節奏感來引導動作才對),於是練得很熟的節奏容易愈打愈快,需要用節拍器來或配音樂來框住速度,或者,演奏一旦小突槌,節奏便中斷、解體;
但我必須承認,還是有少數孩子在土法煉鋼的過程中,反向地被自己的鼓聲養出節奏感,甚至打得相當好,只是這樣的節奏感不是經由聆聽好音樂而來,在音色及聲響的處理上容易僵化、流於匠氣,這少數硬練的孩子中,只有少數感受到節奏的孩子中,能發展出音樂性則是少數中的少數中的少數,若一開始能更自然地學習,表現會更好。
小結,上述不重原理只看進度硬練的學習思維,廣泛存在於台灣各種教育體系裡,也因此台灣社會的孩子比起其他先進社會(的孩子)常贏在起跑點,卻遠輸在終點。
若沒有音樂的聆聽與感受等相關課程,爵士鼓的學習效果將變得淺薄,因為鼓對孩子來說是新奇的物品(特別是學齡前孩童),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他們著迷於樂器的構造及聲響,喜歡透過各種狂敲濫打,好讓器材發出巨響,但這些動作卻沒有與節奏相關的動機,老師也很難將動機導向節奏;
特別是爵士鼓,就像是充滿各色按鈕的玩具,試過所有可能的敲法與聲響之後,變得興味索然,通常,孩子與爵士鼓的緣分也接近尾聲;
除非用逼的,家長逼或老師逼,或有些孩子天生比較服從,而在大人的期望下持續學習,但是,這樣學習是有問題的,缺少正面動力,也難有深度的快樂,此外,因缺少節奏感的養成,學鼓變成沒道理的硬練(像用ㄅㄆㄇ學英文一樣),導向拼揍肢體的動作順序來記憶節奏(本該由節奏感來引導動作才對),於是練得很熟的節奏容易愈打愈快,需要用節拍器來或配音樂來框住速度,或者,演奏一旦小突槌,節奏便中斷、解體;
但我必須承認,還是有少數孩子在土法煉鋼的過程中,反向地被自己的鼓聲養出節奏感,甚至打得相當好,只是這樣的節奏感不是經由聆聽好音樂而來,在音色及聲響的處理上容易僵化、流於匠氣,這少數硬練的孩子中,只有少數感受到節奏的孩子中,能發展出音樂性則是少數中的少數中的少數,若一開始能更自然地學習,表現會更好。
小結,上述不重原理只看進度硬練的學習思維,廣泛存在於台灣各種教育體系裡,也因此台灣社會的孩子比起其他先進社會(的孩子)常贏在起跑點,卻遠輸在終點。
音樂教室(經營者)的角度
由於音樂教室有經營的壓力,讓孩子學得久就意味著穩定的收入,在課程安排上會以迎合孩子或迎合家長為優先,至於「設計優質內容」常被放在第二順位;然而,大部分家長並非專精於音樂,往往以「動作吸睛程度與否 或 音樂投其所好程度」來看待學習,呈現出來的結果是小孩被過度訓練,用以演奏技巧吸睛,音樂性空泛的歌曲,對音樂的感受力 未被啟蒙 或 品味扭曲,對爵士鼓音樂的理解也因此侷限。
寫到這裡,
兒童到底幾歲學爵士鼓較好?
答案是:年齡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孩子的樂感與節奏感是否已被啟蒙,
如果已經啟蒙,無論學什麼樂器都能得到深入的快樂與提升,
如果還沒啟蒙,請與老師商量一份專屬的教學計畫,並投入其中,
相信家長與孩子將一同獲益。
留言
張貼留言